本篇文章1381字,读完约3分钟
每年两会的召开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政治时刻,它不仅是中国政治体制运行的关键节点,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民主的重要平台。作为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显示出它对世界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而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质量无疑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实力。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民主选举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为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真正成为政治上的国家主人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奠定了制度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凝聚和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建设难以探索的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难以取得进展的时期。他们是我们国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支柱。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政治制度的强大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中国社会本身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离不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中国民主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有一个科学的制度和机制保障,这就是民主集中制。人类文明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是国力成败的关键,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也是政治制度的竞争。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和西方的民主制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西方的民主明显衰落,中国的民主生机勃勃,这与中国实行不同于西方国家政治运行机制的民主集中制密切相关。
民主集中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是科学政治生活的保证。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了NPC代表和选民的密切关系,巩固了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证了人民意志及时上升为国家意志。民主集中制突破了简单的竞争性选举作为政治运行的主要方式,摆脱了决策短视的局限,采用了选举与协商相统一的方式,从而保证了国家决策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避免了统治者在权力运行中犯大错误,即使犯了错误也能及时纠正。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实践证明,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有利于通过法律途径将党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发挥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建立共识,推进法治,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有利于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今天,我们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历史时期。要打赢这场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人民代表大会就必须充分发挥其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更好地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更多的社会共识,动员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事业。
2017年是中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人们对今年人大的质量有更高的期望。我们对NPC代表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及时收集和反映选民的利益和要求有更高的期望。全国人民也希望看到NPC在推动中国改革深化、提高依法治国水平、监督一府两院工作、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民主的力量和魅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科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