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5字,读完约2分钟
讨论
最近,一项由媒体和青岩智库联合发起的调查显示,84.8%的人在朋友圈里见过卖口罩的人。调查发现,从公司注册、产品设计到最终成品出厂销售的最快过程不到两个月,就通过网络为公司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朋友圈面具。一些从未听说过自己名字的国际大品牌通过炫目的功能、创造概念、争取地位,然后通过不同层次的代理商提高价格,卖给消费者。(5月4日,新京报)
因此,问题来了:在混合的微型企业市场中,这些明目张胆的非法产品是不是无人问津?首先,虽然微营销采取熟人路线,作为一种实物商品,它不应该在法律之外。第二,既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正在等待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调查,我们就不应该坚持不起诉不调查的原则。媒体也暴露了,专家测试了,消费者也抱怨了。为什么非法制造商是安全可靠的?
有趣的是,3月15日,微信发布了《微信朋友圈使用指南》,虚假夸大了减肥、增高、丰胸、美白等效果明显的保健品、药品和食品广告;宣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广告被界定为违法内容;4月2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者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朋友圈子里的超低价格销售和购买。我们呼吁社交网络平台和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对假冒、虚假宣传和泄露社交网络平台隐私等侵权行为的监管。虽然这些努力是好的,但它们毕竟不涉及执法。那么,行政执法部门的态度是什么,哪个应该是最好的杀手,给这个疯子戴上面具?
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破窗效应频繁发生,微观商业环境被破坏,它迟早会付出交易成本的代价。微商不是原罪,但曝光后,就没有下一次分解的现状。你在等着面具照顾自己吗?调查被揭露后,就落后了;然而,未经调查的曝光将使市场秩序受损加倍。即使从公众利益来看,也是时候为这张票,为那些有毒的面具而战了!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