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64字,读完约8分钟
文化和民生编织幸福生活。十八大以来,中国以保护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以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从供给方面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城乡均衡发展。文化已经成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
编织是摆脱贫困的途径
这不仅是一门手艺,也是一天。
贵州省毕节县织金县官寨乡大寨村苗族村的300多名妇女,抱着婴儿,在门口绣花,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每天晚上,我的祖母都会做刺绣,用蜡烛哼苗族歌曲。蜡染和刺绣是寨子里的姐妹们从小就接触到的手工艺技能,每个女孩都会得到她母亲的真实传记。12岁的时候,蔡群就已经是一个有名的、技术娴熟的女孩了。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她成为了民工大军的一员。
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当地的民族工艺品比赛,获得了毕节市二等奖和2000元奖金。原来,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手艺是有价值的!别人可以把民族手工艺品开发成旅游商品,我们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凑了5万元买缝纫机和原材料,蔡群的苗族蜡染刺绣作坊开张了。
得益于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蔡群的手工作坊在短短几年内就繁荣起来。我想把工厂做大,这样村子里的姐妹们就可以回来,回到孩子们身边,照看孩子们和他们的家。
2013年,非遗产大省贵州启动了辉煌项目,旨在促进传统民族手工艺品的发展,允许刺绣妇女在家工作,并改善老年人/鸟巢和儿童留守的农村状况。今年,蔡群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她的责任更重:不仅要靠自己致富,还要带领村民走向小康社会。她开始尝试在山里拥抱互联网,开网店。全国各地的订单仍在继续。
现在,政府把蜡染刺绣作为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给了我们很多支持。企业场地从几十平方米扩大到3000多平方米,员工人数从2人增加到300多人。产品出口到美国、韩国和马来西亚。蔡群说,更多外出工作的姐妹可以回来,因为她们在家每月可以轻松赚到3000多元。
最新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里,贵州有50万妇女从事手工业,产值达50亿元,带动了100多万就业人口。
近年来,文化部将非遗产保护的传承与扶贫开发的创新方式相结合,支持设计能力强的企业、大学和机构在非遗产项目中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目前,在哈密、新疆、湘西、湖南、雷山、贵州、果洛、青海、黄山、安徽和广东潮州分别设立了6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解决当地的工艺问题,增加就业和收入。
中国美术学院名誉院长王文章认为,无形保护不应该是固化保护。有些项目适合发展生产和制造产品,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使这些项目在生产和创造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以及继承和发展。
社区戏剧俱乐部形成的深厚友谊
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的许多居民的生活轨迹已经被改变了,他们参加了多媒体场景朗诵剧《梦回篮子》的排练。
2012年,杜红莲从部队转业。这个通常对舞台表演感兴趣的年轻人想在文学和艺术创作方面有所作为:当时,第一届公民文化节组织了一场戏剧比赛,鼓励社区居民写作、导演和表演。因此,我和在社区工作的妻子一起,用我出色的戏剧小品排练技巧,团结了一群社区居民,表演了我们社区的事务,讲述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故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虹口区的提篮桥地区曾是成千上万犹太难民的避难所,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杜红莲根据社区居民乐文俊创作的小品《友谊地久天长》,将二战期间上海提篮桥地区犹太难民与当地居民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搬上了舞台。
10多个家庭,老老少少,都来参加演出,导演、演员、灯光、舞美、现场笔记和观众席都由居民表演。篮球梦想戏剧俱乐部诞生在社区文化中心的大平台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梦回篮筐》逐渐从最初的小品成长为多媒体场景朗诵剧,并在上海市民文化节上获得三个奖项。同时,这部戏也使戏剧俱乐部成员的生活更加精彩:
陈开远,一个当时很少说话的居委会社会工作者,为了拯救这片土地,成了B角。现在她负责整条街的大众文化团队建设,也是篮球梦想戏剧俱乐部的新主席。
65岁的应伟光和女弟子李金辉在彩排现场点燃了爱情火花。2016年,篮球梦想戏剧俱乐部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萨拉赫·马斯(Salaj Mas),一个在上海长大的犹太难民的后裔,被戏剧俱乐部邀请扮演犹太难民的角色。在几场官方演出中,关键情节沙拉非常有趣,激动的泪水从她的眼中涌出,观众们都放声大哭
自2013年起,上海连续五年举办覆盖全市的公民文化节,每年有2600多万人参与和服务,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
在这里,普通的梦想正在起飞。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志楠称赞了上海的大众文艺创新。上海形成了以市民为主体的文化发展模式,市民自我表达的文化艺术活动迅速发展壮大。
不久前,文化部发布了第一个全面指导群众文艺工作的五年规划——《繁荣“十三五”时期群众文艺发展规划》,着力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以基层为服务对象和表达主体,引导群众表达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小城镇的年轻人走进现代电影院
34岁的蔡维维是陕西省安康市宁山县的一名小学教师。她住在一个小县城,四面环山,长安河穿过市区,交通不太方便。
她喜欢看电影。她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该县有第一家电影院,有宽敞的空厅、数百个硬座和几块钱的票价,这是孩子们探索小说世界的好地方。
2014年,该县有了一个现代影院,桓伊数字影院,一个容纳30多人的小厅,软袋舒适的座位,空中心色调,以及爆米花、饮料和其他辅助消费;后来,电影源与城市电影院同步更新,并安装了立体投影技术。
这使得热爱电影的当地人有一种归属感。作为一个老影迷,蔡维维每周都去看电影。有些电影不受欢迎,她甚至可以享受预订。夫妻看电影的费用每月占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
根据宁山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的统计,2015年,该县的票房从2014年的基本为零跃升至5.26万元,有2420人看电影,营业额为2.63万元。
宁山县的数字很有代表性。近年来,市场半径的扩大给电影业注入了不可抗拒的活力。多年来,中国的银幕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而且有很多说法认为,小城镇的年轻人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新增长点。
中国传媒大学的朱传新老师分析了这一现象,他说,近年来,四线城市小城镇的年轻人数量有所上升,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城市电影院的评估和布局,抓住小城镇年轻人集体爆发的机会。同时,要认真研究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充分释放以小城镇青年为代表的农村乡镇消费群体的消费潜力。
围绕扩大有效供给,积极引导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文化部、财政部两年前启动了刺激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试点项目,从东、中、西部选取典型地区,采取发放惠民卡、文化消费补贴等不同措施进行政策试点,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建议。目前,安徽、湖北和贵州的试点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效。
文化和民生的生动画面正在慢慢展现。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十三五期间国家文化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文化小康社会的任务,加大了对原创精品的支持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和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深化供给结构改革,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位的精神文化需求。
(记者周玮白薇石景南徐小庆任李颖)(新华社北京七月二十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