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26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必须坚持全面、辩证、长远地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时期培育新机遇,在变革时期打开新机遇。”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CPPCC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参加了经济圈成员联席会议。会上,总书记分析了世界经济发展形势,指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着眼于满足国内需求,提出了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当中国经济稳定且长期良好时,这种信心从何而来?让我们从一年多前总书记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喻开始。
中国的经济是一片海洋,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生动地描绘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18年11月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用了一个比喻,自信地说-
“经历了无数风暴后,大海依然存在!历经5000多年的艰辛,中国依然存在!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里!”
“海的隐喻”显示了中国对光明的经济前景的信心,以及对长期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年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席会议上,总书记用“三有”来形容中国经济的“海”: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
——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具有高等教育或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
-还有一个由14亿人组成的超大内需市场,其中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巨大压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根据央视“情报新闻”系统“央视网络索引”的人气,23日下午,总书记参加经济委员会成员联席会议的消息迅速高居榜首。
媒体报道中积极的“情绪”绝对占主导地位。
来源:中央电视台网络“文志”系统
网民们还赞扬了总书记,并为中国经济喝彩。
现在,在一个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的世界里,中国经济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和国际双向流通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努力实现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跨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定全年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重点抓好“六个稳定”,切实落实“六个保证”。目标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正如总书记所说,有勇气“相信生命将延续200年,长达3000里,我们将能够毫无畏惧地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挑战。”14亿中国人民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我们对未来的最大信心。
责任: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