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6字,读完约4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档次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利率,如果贷款100万元,贷款期限为30年,以前的年利率为6.15%,每月还款额为6092.28元。现在年利率是5.9%,月还款额是5931.37元,减少了160.91元。
央行相关负责人就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2014年11月22日利率调整的效果如何?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
答:自2014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在基准利率的引导下,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有所下降,社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所缓解。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和国际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最近几个月消费品价格上涨有所下降,而工业产品价格下跌幅度扩大,从而推高了实际利率。目前,价格上涨处于历史低位,这为空恰当使用利率工具提供了空间。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是继续发挥基准利率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降趋势的成果,为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中性和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2.问: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主要内容和预期效果是什么?
答:这一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将对称下调。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下调至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6%下调至5.35%;其他档次的存贷款基准利率和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由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再次下调基准贷款利率有望直接拉低金融机构的实际贷款利率。同时,基准存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推动各种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降,对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3.问:结合利率调整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存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差异化、精细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式。特别是在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相关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条件基本成熟。与此同时,随着财富管理等存款替代型金融产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债务产品自发实现了市场化定价,这促使中国加快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
因此,在继续充分发挥基准利率对银行定价的导向作用的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进一步从基准利率的1.2倍扩大到1.3倍。这是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又一重要举措。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范围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业务模式转变,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这也有利于完善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问:此次利率调整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下一阶段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是什么?
答: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仍然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以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和就业的根本性变化,这并不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当前,随着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其核心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大政方针、宏观政策稳定、微观政策生存的总体思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调整转移模式结构。把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紧度和适度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中性和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同时,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把改革纳入调控之中。 将货币政策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适时推出企业和个人大额存单,继续扩大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体系,完善利率传导机制,不断提升央行利率调控能力和宏观调控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