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8字,读完约4分钟
&emsp。&emsp。近日,教育部颁布了《高等教育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纲要》提出,要在全国各高校、各学科、各专业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emsp。&emsp。“全面推进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就是在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中引导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说。
&emsp。&emsp。解决职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张皮”
&emsp。&emsp。“目前,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它们未能形成教育人的合力,未能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全面推进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说。
&emsp。&emsp。据报道,全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与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继承与创新探索相统一。
&emsp。&emsp。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表示,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确定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到教材和课堂,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重点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增强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思想和情感认同,增强“四个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宪法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emsp。&emsp。“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一样,但是盐不能单独吃。最好的方法是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中,然后自然吸收。各种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因素有机结合,符合自身特点,达到化春风为雨,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清华大学副校长彭钢说。
&emsp。&emsp。每门专业课都要找到“角色”做特色。
&emsp。&emsp。专业课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支撑。
&emsp。&emsp。《纲要》明确提出,在公共基础课方面,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律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课程,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体育与美育课程。就专业教育课程而言,应深入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和人文性,提高课程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在实践课程中,重点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扎根中国,了解国情和人民的感受,在实践中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通过艰苦奋斗锻炼他们的意志。
&emsp。&emsp。上海科技大学纪委书记吴强指出,一些思想政治因素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则需要加以提炼。“有些课程知识自然具有鲜明的思想属性,所以教师应该明确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来分析和理解。科学、技术、农业和医学等课程应更加注重培养家庭和国家感情、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劳动模范精神等。”
&emsp。&emsp。构建全员素质教育的整体模式
&emsp。&emsp。构建全面素质教育的大格局,教师是“主力军”,课程建设是“主战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emsp。&emsp。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表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首先要做好课堂教学管理工作,进一步指导高校修订课堂教学管理条例,在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择、教案和课件编写等方面下功夫。其次,要综合运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特别是要深入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践训练活动,拓展思想政治建设课程的方法和途径。三是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适应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emsp。&emsp。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表示,要用好评估的“指挥棒”,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效性纳入“双一流”建设监控与实效性评估、学科评估、本科教学评估、一流专业与一流课程建设、专业认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评估、高校教学绩效评估的评估与考核之中。
责任: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