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542字,读完约14分钟
晚年的施平老人正是“文艺青年”:爱摄影、爱旅行、爱读书、爱写作。 ; ; ; ; ; ; ; “土拨鼠有强壮的前爪,匍匐在大地母亲怀里,东边铲土,西边铲土,种花,去杂芜。 在《土拨鼠说的经验》中,施平是这样说的。 ; ; ; ; ; ; ; 现年103岁的施平1911年出生于云南大姚,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原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任秘书长、党组副书记。 ; ; ; ; ; ; ; 年7月的一天上午,澎湃情报( thepaper )记者拜访这位100岁老人时,他计划和家人周末去上海古潉园玩,“我们早上6点出发。 “他很关心那里的荷花 他的桌子上有很多索尼照相机和厚厚的三本相册和读的书。 ; ; ; ; ; ; ; 晚年的施平老人正是“文艺青年”:爱摄影、爱旅行、爱读书、爱写作。 2004年,他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王申酉昭雪记》。 ; ; ; ; ; ; ; 他说他有数万件摄影作品,已经出版了三本写真集的他还会出版两本。 在个人文集中,不仅回忆自己的一生,还使用13篇复印件专门讨论知识分子问题。 退休后,他76岁和83岁时,各走了两次西北。 他说他大学时代以来一直是个难忘的地方。 ; ; ; ; ; ; ; 在这次愉快的聊天后,澎湃情报记者更清楚地理解了把自己比作土拨鼠的老人有着怎样的传奇一生:比如学生时代,他两次面对蒋介石力陈抗日主张。 战争时期,他扎根土地,成长为三农专家。 在10年的文革中,他快要死在“四人组”的秘密监狱里……但老人最关心的话题依然是教育,其实在1980年代初,古希之年的施平在华东师范大学尝试党政分离,是当时全国高中唯一的例子。 ; ; 面对蒋介石 ; ; ; ; ; ; ; ; ; ; “施尔宜(施平的真名),你振奋了学潮,破坏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你必须马上恢复学校的秩序,重新上课! ”在施平的回忆中,蒋介石和他第一次见面时的火药气味十足。 ; ; ; ; ; ; ; 1936年1月20日上午8点左右,蒋介石在浙江大学校长接待室“召唤”了施和平杨国华。 当时施平是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的主席,杨是副主席。 ; ; ; ; ; ; ; 北京爆发历史上有名的“一二九”运动后,施平对浙江大学和杭州其他高校的学生游行、对车站的冲击、学校的防卫……这对老家浙江的蒋介石来说,无疑是“后院起火”。 ; ; ; ; ; ; ; 对于蒋介石的斥责,施平回答说“我做不到”。 ; ; ; ; ; ; ; 蒋介石继续大声怒吼。 “你是学生领袖,领导说的话,接下来应该听从。 施平的回答依然是“我做不到 “ ; ; ; ; ; ; ; 剑弩张的气氛因蒋介石打算教全校学生而中断了 在训话中,蒋介石阐述了他亲自来浙江大学的理由:浙江学生反对家乡浙江的他,使他丢脸。 他要求学生们学习岳飞。 “西湖岳王庙离你们不远。 学习他的至理:攘外需要先安内。 “ ; ; ; ; ; ; ; 蒋介石离开后,施平的第一反应是上台驳斥蒋的演说。 ; ; ; ; ; ; ; 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施平和其他浙江学生一起向南京请愿。 那时蒋介石和台上教学生们的话一样,你们都是我们浙江人……你们要好好学习岳武穆,学习他的“先安内,后攘外”准则。 ; ; ; ; ; ; ; 当时,台下的施平觉得“不是浙江人”很有趣。 “我家在云南大姚城内。 曾祖父是明经进士,祖父是贡生,是书香世家。 到了父辈,家道会沦落,降格为都市穷人。 “他母亲经常听学生朗读,想起可以把四书翻过来。 “我们兄弟读四书,是她的口授。 “ ; ; ; ; ; ; ; 少年流浪,他从大姚到昆明读中学,辗转于越南河内、香港、上海、南京,不能上私立的南京金陵大学,所以他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1931年9月1日。 18天后,他当选为浙江大学农学院抗日学生会主席。 ; ; ; ; ; ; ; 1936年1月21日下午2点左右,蒋介石在第二次“召唤”中实施了和平杨国华。 ; ; ; ; ; ; ; 他们坐黑色轿车来到蒋介石西湖旁边的别墅 这次蒋介石很客气,一见面就请他们坐。 “蒋先生的脸平静温柔,随便,没有生气 “据施平回忆,蒋先生要求他们重新开课,婉转地提出了自己的交换条件。 ; ; ; ; ; ; ; 蒋介石的话可能太委婉了,当时施和平杨国华也听不懂。 施平说:“拿到毕业证书后,我考虑了和蒋的这次谈话,但实际上他谈的老师的问题是答应撤走郭任远,根据我们的要求派遣了校长。 关于我们的《好好读书》、《前途远大》,他取消了教育部开除我们俩的命令。 “ ; ; ; ; ; ; ; 但是当时,施和平其他学生干部决定停止上课。 ; ; ; ; ; ; ; 随之蒋介石的威胁来了:施,杨两人马上离开学校,如果有反抗,马上解散浙江大学。 商量的结果是他们住在学校外面。 蒋介石离开杭州后,他们又回到了学校。 ; ; ; ; ; ; ; 随着寒假的临近,学生运动趋于低潮。 为了不抛弃前功,施平组织了运动中的核心分子,约定找到共产党就共同参加。 ; ; ; 经由苏联 ; ; ; ; ; ; ; ; ; ; ; 1938年1月,施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 ; ; ; ; ;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毕业于浙江大农学院的他调查农村经济,起草农业文件,开展农民运动,成长为三农专家。 ; ; ; ; ; ; ; 1953年10月,施平被任命为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第二年秋天,他作为中国农业代表团的一员参加了苏联农业展览馆的开幕式。 ; ; ; ; ; ; ; “去苏联好像要去圣地做礼拜 “施平说,苏联崇拜是当时党内干部中普遍的现象。 ; ; ; ; ; ; ; 来到北农大学,他指示北京市委大学的职工部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蒋南翔做社会主义大学的做法。 蒋南翔的指示直接击中:向苏联专家学习即可。 苏联专家怎么说? 清华已经聘请了苏联专家,他就是这样做的。 ; ; ; ; ; ; ; 遗憾的是,“圣地”苏联并不完美 ; ; ; ; ; ; ; 在苏联的第一顿饭中,施平发现几只苍蝇在菜上飞来飞去,他说:“社会主义苏联有苍蝇,我吓了一跳! 在我们北京,苍蝇已经很少了。 中苏对象,我发现了第一个苏联比我们差的地方。 “ ; ; ; ; ; ; ; 除了苍蝇,苏联还有小偷 访问莫斯科的百货商店时,塞进人群中的施平发现了从胸口袋里偷工减料的钢笔。 他拉着这一手,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他说:“莫斯科也有扒手。” ; ; ; ; ; ; ; 施平说:“拉他怎么办? 我想如果我叫出来,会不会丢了社会主义苏联的面子? 这是绝对不行的 “他想劝这个青年,但不会说俄语,简单警告后,他释放了这个苏联小偷。 ; ; ; ; ; ; ; 这件“小事”使他非常伤心,但他得出结论说苏联还有缺点,社会主义社会也有非社会主义小偷。 ; ; ; ; ; ; ; 但是苏联农业现代化的成果还是令人钦佩他和其他中国农业代表团的成员。 包括施平在内的4人被命令留在莫斯科,详细学习理解苏联高等农业大学的方法和经验,收集全部资料。 他们选择了苏联的季美利亚捷克农学部全面理解,院长罗查亲自陪伴他们。 ; ; ; ; ; ; ; 在考察过程中,施平看到苏联高校的“一长制”,党政分开,学校党委不关心学校行政,只有支部和党组织生活,有了额外的收获。 ; ; ; ; ; ; ; 他说当时他们四个人都不理解那个。 “我们听到这样的方法,如何实现党的领导呢? ”。 罗查的回答不能使他们满意,但妨碍了礼仪,他们也很难追究和展开讨论。 ; ; ; ; ; ; ; “现在苏联在高等学校实行党和政府的分离,校长对学校的工作全面负责,政治思想上的问题似乎也由校长负责。 这个制度从列宁、斯大林一直持续到后来的马林科夫。 政治思想的问题不会被忽视。 我从没听说过师生之间有政治思想上的大问题。 ”施平说 ; ; ; ; ; ; ; 经过考虑,施平认为这是党管党的结果。 学校有党员的组织生活,苏联党内进行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制度很严格,不管有什么政治思想问题,党内组织生活都可以应对了。 “我理解从1980年开始邓小平多次提出的党政治分离也是这个意思。 确实,这样做不仅不会削弱党的领导,反而会加强党的领导。 “ ; ; ; “四人组”秘密监狱 ; ; ; ; ; ; ; ; ; ; ; “普通党员对党中央的重大决定能辨别是非吗? 这是要我做“两面人”,是真人,也是伪君子,真真假假。 做“两面人”是真正共产党员心中最深的痛苦。 在必须“双面人”的条件解除之前必须继续“双面人”,那就是自己演悲剧! “ ; ; ; ; ; ; ; 这种内心的独白在1957年“反右”正式开始之前,施平时就任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 ; ; ; ; ; ; 在反右运动中,北农大的5%教授和2%的学生被右派殴打。 没有表现为“更左”的施平也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北京市委提名批评,戴着“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被给予“取消党内外职务处分”。 ; ; ; ; ; ; ; “入党以来,第一次受到这样冷酷的大会套餐的长期斗争批判。 据说与施平一起被提名批判的北大副校长邹鲁风回到学校无法忍受批判斗争了。 施平也考虑过自杀。 “但是,由于妻子和孩子的存在,以及长期积累在心里的共产主义信念的亮点,我终于活下来了。 “ ; ; ; ; ; ; ; 1962年,施平出现了平反 但是,由于“文革”的爆发,他再次加入了被承认的行列。 ; ; ; ; ; ; ; 1968年12月3日下午,施平拿着《毛主席最高指示》、《毛泽东选集》四卷预约本和笔关在了“四人组”的秘密监狱。 这里原来是上海市公安局的“少年犯教育改造所”,“四人组”改为专门收容老干部和文化体育界重要犯人的秘密监狱。 保护他们的是林彪控制的空四军部队 ; ; ; ; ; ; ; 施平在这个秘密监狱呆了四年和一百天。 号码是“276”。 这是他在这个地方的“名字”。 ; ; ; ; ; ; ; 这里有很多纪律:不要在房间里出声,整齐地坐在小桌子后面的床边,不要靠着,不要睡觉,一天冲一瓶热水,倒厕所(放在房间里),走路见人,不要看,不要说话。 ; ; ; ; ; ; ; 牢房床头墙上有16个黑字标语。 “老实说很宽,抵抗就变得严厉,抵抗到最后,就死了! ”。 ; ; ; ; ; ; ; 牢房里什么也做不了,施平看了好几次《毛主席最高指示》和《毛泽东选集》四卷预约册,熟稔说:“哪句话能从哪一页一下子翻过来?” “每两周一次“放风”。 每半小时,不要向东。 我只能低头去。 往来于屋檐下或墙角,有时只能画圈,在圈里跳舞。 ; ; ; ; ; ; ; 施平有几个囚犯,其中一个是著名电影演员赵丹。 施平说赵丹一听到样板戏的广播就写曲谱,输入语言,打拍子就能轻轻地哼唱。 因为不会对话,所以他们只能用眼睛传达。 他从赵丹那里学会了在脸盆里储水。 把棉袄里的棉花拉出来把脸盆破洞堵住,加点水把锈和棉花锈放在一起,把水放在脸盆里就不漏了。 ; ; ; ; ; ; ; 在4年和100天里,施平从白发满头,患了严重的浮肿病。 “再关闭的话水肿影响心脏就会死。 幸运的是,水肿接近尾声后获释出狱,被送往市“五七”干学校的劳动改造,经过草药和长期的劳动和运动,水肿开始了。 但从那以后我得了高血压病 “ ; ; ; ; 考试高校党政分 ; ; ; ; ; ; ; 1978年,施平被任命为华东师范大学(当时上海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大”)党委书记,那一年他67岁。 ; ; ; ; ; ; ; 华师大五年间,他做了“以前还没来”的事:尝试党政分离。 ; ; ; ; ; ; ; 1980年8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指导制度的改革”的演说。 邓小平在开头谈到了国务院即将发生的人事调整,调整的原因有四个,其中一个是“没有党政治的区别,手动处理党代政的问题”。 ; ; ; ; ; ; ; 当时10月,施平参加了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委书记会议。 教育部根据小平先生的指示,宣布大学的体制改革可以在会议上讨论,想尝试改革的学校可以申请考试事业。 ; ; ; ; ; ; ; 经教育部党组批准,华师大成为全国唯一的考试。 ; ; ; ; ; ; ; 1980年11月21日,华师大将制定的《关于本校领导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报告教育部,于12月27日征得批准同意。 施平是这次考试的具体实施者和负责人 ; ; ; ; ; ; ; 改革的第一步是建立新体制 ; ; ; ; ; ; ; 1981年1月至3月,华师大选举产生了教职员代表大会,宣布是全校行政最高权力机关。 为了体现依靠教师办学,教师在教职员代表大会上占60%以上。 另外在教职员代表大会选举中产生校务委员会及其正副主任、校长。 审议通过校长提出的副校长、院长人选,组成行政领导班。 校务委员会在教职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 另外,系部长由全系教职员的民主选举产生,也规定实行系部长的“组阁制”。 ; ; ; ; ; ; ; 但是华师大真的不能实现党政分离。 ; ; ; ; ; ; ; 在考试1年半后的报告中,施平校长提出了重大且决定性的事项,阐述了“党委从政治领导保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立场进行了大致的研究、审查,同意后”的体制实际运营方法,校长说了教职员代表大会 ; ; ; ; ; ; ; 师大很多行政事业依然需要党组织的“介入”。 原因之一是来自外部,上级部门依然在学校党委部署工资评定、毕业生就业等事务。 另一个原因是行政业务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定,几乎只有规定。 ; ; ; ; ; ; ; 尽管如此,改革的效果依然明显。 ; ; ; ; ; ; ; 在体制层面,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华师大校长已经完成了对外代表学校,对全校进行内部管理。 校长掌握了过去党委掌握的人权和财力(副处长以下的行政人员由校长决定任命,处长以上的人事由校长经党委同意提交校务委员会,批准后任命),副校长由过去9人简化为3人。 各系主任指导校长各系的教育科研行政 ; ; ; ; ; ; ; 有效地说,施平认为,与改革前相比,华师大党委在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管思想政治事业、管党的组织事业方面,精力比较集中,事业质量提高。 行政方面,多头管理、党政不分产生的力量因重复和管理不当而基本发生了变化,官僚主义的缺点也略有纠正。 在民主的学校,全校教职员的意见容易聚集,学校的实务决议被迅速传达,为了办好学校的积极性提高了。 ; ; ; ; ; ; ; 高校党政分离的技术问题如何具体分工,关键问题是如何确保党的政治领导。 ; ; ; ; ; ; ; 施平说:“我们经常以书记、校长、校董会负责人见面的无定期、无形的形式,对学校的重要工作交换意见,保证工作和认知的一致。 但是,使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是体现和保证党的政治领导的最好方法,需要进一步处理。 “ ; ; ; ; ; ; ; 2009年,考试已经27年了,98岁的施平写了3万多字的《华东师范大学体制改革考试的状况和经验》。 ; ; ; ; ; ; ; 在这篇长文中,他解释了华师大考试结束的理由。 1982年中国共产党十二大没有把邓小平《党和国家指导制度的改革》演说中的体制改革大体写在党章上,他指示时任华师大学校长刘佛年和教育部。 教育部党组的意见是“师大进行的考试事业马上停止,不宣传总结”。 ; ; ; ; ; ; ; “华东师范大学进行的体制改革试点,必须汇总宣传,非常遗憾。 “施平用自己的长文这样写道。 ; ; ; ; ; ; ; ; ; ; ; ; 对话施平 ; ; ; ; ; ; ; ; ; ; ; ; ; ; 澎湃情报:你最喜欢照片吗? ; ; ; ; ; ; ; 施平:这是我离休后的爱好,始于1985年吧。 以前也喜欢学生时代,那时必须读书,也没有这个条件。 ; ; ; ; ; ; ; 照片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乐趣,对身体也有很大的好处。 比如,要拍花,一定要围着它飞,到处找位置。 拍摄的照片可以给朋友和家人看,也是快乐的事件。 ; ; ; ; ; ; ; 澎湃情报:你去过那些地方拍照吗? ; ; ; ; ; ; ; 施平:国内只去过西藏。 我想去西藏,很遗憾上了年纪不能去了。 但是人生总是有点遗憾,不是什么都能满足。 ; ; ; ; ; ; ; 澎湃情报:你觉得你依然关心学校吗? ; ; ; ; ; ; ; 施平:我还很在意 大学需要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改革都走了一下,闹了一下 我在华师大的时候,我们和上海的一些学校合作,请最好的老师讲课,大家都能听。 比如华师大的学生可以在复旦上课。 华师大自己的老师本来就在教。 我现在可以成为指导老师。 ; ; ; ; ; ; ; 今天,我们可以委托全国最高、最先进的专家讲课。 我们以前做的时候,老师不赞成,原来说课程现在当了指导教师,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学校必须保证是教授还是教授,待遇不变。 ; ; ; ; ; ; ; 澎湃情报:这对学生非常有利。 ; ; ; ; ; ; ; 施平:学生不一定已经是哪个学校了。 你可以去华师大选课,也可以去复旦选课。 不一定在一所学校学习。 学分满了就可以毕业了。 谁来上课都行。 不一定需要四年毕业,十年也可以。 ; ; ; ; ; ; ; 不是说毕业后学习结束了,学生随时可以回去上课。 我们要有意识地动员学生,给他们增加新知识 比如,我是工作人员,可以去复旦读2学分,也可以去华师大读2学分。 审查合格后,可以读学士、硕士和博士。 这样全国的学生就可以自己选择学校 ; ; ; ; ; ; ; 当然,国家不收钱,费用来自国家,一个人来自幼儿园,一直是学生,工作后也可以学习。 ; ; ; ; ; ; ; 澎湃情报:这是你教育的理想吗? ; ; ; ; ; ; ; 施平:这是教育的理想 另外,现在欧洲正在尝试一点学校。 美国也有学校在做。 我们本来在华师大也做。 教科书做好了,让学生自己学习,上课的时候先讨论,老师和学生面对面,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最好的学生。 我们要创造出这种学习环境 ; ; ; ; ; ; ; 澎湃情报:至今大学框架很多 ; ; ; ; ; ; ; 施平:现在是新闻时代。 我已经可以拿着小手机看书了。 现在可以读书后咨询学校的一位教授,一切都是开放的。 比如我有想法的话,可以自由地去学校的实验室做实验,把自己的创造发明变成现实。 这样可以培养很多创造性的尖端人才。 我们十三四亿人能出多少专家? ; ; ; ; ; ; ; ; ; ; ; ; 澎湃情报:当时在华师大做了那些改革吗? ; ; ; ; ; ; ; 施平:以前华师大的教育方针是培养教师,给中小学讲课,把教材说清楚就行,所以当时华师大不做科研,把图书馆的很多图书资料送到复旦,复旦说你们要在综合性大学做科学研究 我来华师大以后,学校老师除了教学课,所有的时间都要投入科研,教学和科研要结合起来。 ; ; ; ; ; ; ; 澎湃情报:据说你还在华师大进行党政别考。 ; ; ; ; ; ; ; 施平:改革的第一条是党政分离 教育上,行政上的事件由校长管理 党委的任务是保障党的政策在学校落实,发挥模范作用。 二是在大学内实现民主,治理学校。 ; ; ; ; ; ; ; 澎湃情报:有什么问题吗? ; ; ; ; ; ; ; 施平:当时校长是由全校教职员集体投票选出的。 后来校长的意见有错误的地方,我该怎么办? 我们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是全校教职员的代表机构 校长的业务报告必须得到校务委员会的同意或校长的重大建议必须经过校务委员会讨论,但这决不是干涉校长的业务。 ; ; ; ; ; ; ; 澎湃情报:飞行员结果怎么样? ; ; ; ; ; ; ; 施平:当时的大学改革说全国3年后教育部就华师大的实验得出了结论。 但是,后来我们的改革也中止了。 我们没有把关于这个实验的报告也送到教育部。 我写了一封长信供教育部部长参考。 后来,这份报告被收录在我的文集里。 ;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