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7字,读完约1分钟
“这次《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潜水收获很大,在南海首次发现“冷水珊瑚林”,看到海水深处的另一个世界,加深对冷泉口变化的认识,为全面、正确地理解南海的深部过程提出了新的材料和问题 5月25日,刚结束西沙载人潜水,回到学校的王品先院士兴奋地对我们说。 该科考航次于5月11日起航,23日公布,共下潜13次,聚焦南海西北海域的特定目标,开展了冷泉、珊瑚礁台地、峡谷、泥火山等深海过程的观测、采集和试验。 在这次航行中,每年超过八旬的汪品先院士共计下潜三次,下潜观测的采样时间每次都在八小时以上。 我们为我国载人深潜事业的进步所鼓舞,也被这种科学大家不断探索深海的精神所打动 深海潜水三次成功 ; ; ; ; ; ; ; ; ; ; ; ; ; ; ; “我们21世纪的人与海的关系正在变化。 因为人类为了开发海洋本身,需要垂直进入海洋。 我这次很高兴。 因为自己真的进入了海洋深处。 “说到刚刚结束的这次西沙海域的深潜航次,王品先院士的话里还充满了兴奋。 航次实施了12天,汪品先院士一共完成了3次下潜。 他说,这趟航行中有8名科学家参加科学试验,1名科学家平均有1.5次下潜的机会(每人下潜1~2次)。 他自己本来计划潜水两次,一次看冷泉,一次看珊瑚礁。 冷水珊瑚林的发现,“深海勇士号”为他提供了第三次下潜的机会,一天两次。 潜入一千米以上深度的西沙海底,每次观测采样持续8小时以上,80岁以上的老人了,能吃身体吗? “看到船外海底的不可思议世界,我只能认为你完全沉浸在其中,时间太快了。 ”汪品先院士回答。 “载人下潜的代价很高,下潜科学家很清楚如何珍惜海底每分钟。 “第一次潜入船外,他感慨说:“就像爱丽丝的梦游仙境。” 对这个与海相处一辈子的科学家来说,这是他经历的第五次南海科学考试。 最初是1970年代末,海南岛西侧莺歌海打南海第一口探井时,他在岸边做了石油井的鉴定。 第二次是1994年南海第一次古海洋学的专题航海,使用的是德国船。 第三次是1999年,担任第一次南海大洋钻探的首席科学家,使用了美国船。 第四次是2005年同济大学与法国合作进行的“马可波罗”航海科考试,他还是首席科学家,坐在法国船上。 这次第五次,他特别感到骄傲和兴奋的是中国的科学试验船,用国产率达到95%的载人潜水器潜入了南海的海底。 “深网、深潜、深挖”是人类进入海洋内部的三种手段。 同济大学主持建设我国海底观测系统的大科学工程,也是参加我国大洋钻探的基地,最近又继续主持南海的两次深潜航海,“我很高兴与这三个事件有关。 ”汪品先院士说。 第一次发现“深水珊瑚林”是在屏幕上,高精细的照片,呈现出令王品先院士兴奋的这一航海的重要发现——“深水珊瑚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高度约为2米的“竹珊瑚”,这是鞭状生物,下部有竹子般的节,上部弯曲卷曲的部分有肉体,笔直的话全长可达56米。 “我第一次潜水时,说‘撞到’这片冷水珊瑚林。 一边出示照片一边介绍,据说竹珊瑚旁边“竖立”着扇状、扫帚状等各种各样的深水珊瑚和海绵等。 “扎根于海底的这些生物构成了深海的“花园”。 “王品先院士说,像陆地园林一样,在深海海底,大竹珊瑚像树木一样,像矮扇珊瑚和海绵一样像灌木一样,贴在海底的海绵和无刺大黄蜂相当于草本植物。 就像陆地上的树林是鸟兽之家一样,这片深海的“园林”为包括章鱼和海星等在内的游泳和爬虫类提供了栖息地。 在那次潜水中,机械手抓住了长约5米的完整竹珊瑚,从深1千米以上的海底带到海面,“带回来,准备将来的陈列。 “这次幸运地看到了深海黑暗世界的一角。 “王品先院士感慨万千。 海水的平均水深是3700米,上面的200米没有光。 也就是说,3500米的海水没有光。 地球95%的上海水是黑色的,是我们今天不太了解的黑暗世界。 “我认为暴露在深海的岩石是风化剥离的对象,对海洋的生命过程没有帮助。 汪品先院士说:“这次深海珊瑚林的发现改变了原来的认知,我们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分布范围和形成原因,以及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 深水珊瑚在古海洋学和海洋药物研究中有特别的价值。 有些深水珊瑚可以形成碳酸钙的骨架。 特别是成长缓慢的种类(也有几十年只成长1毫米的种类),有几千年的长寿,可以提供深部海水温度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 他在该航海中发现了新的冷泉口和密集型冷水珊瑚群,展开了沉没碳酸盐台地、泥火山和峡谷的首次现场观测,进行了冷泉沉积层的水化学、生物陷阱等实验,提出了关于冷泉活动变化、碳酸盐台地和冷水珊瑚群分布等的新认知 在冷泉口、泥火山、碳酸盐台地等采集很多样品,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很多主题,航海后组织合作研究。 这次航行的成功实施也为载人深潜航行下一次科学考察提供了成功经验。 学科领袖必须亲自带头出海“创新的源泉在于自然界 为了获得原始的创新,你必须自己深入自然界,而不是通过别人的文案找到新的意义。 “谈论科学家参加野外科学考试,王品先院士坦率地说。 “如果成为学科的领导,就不能离开野外了。 这是可怕的。 “王品先院士说,现在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学科带头人经常在科研项目批准后招生,派学生去野外调查。 在船上,学生想不到,大家做了很多重复的工作,没有人能抓住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没有人能调整、改变科学试验计划、路线。 这正好与国际惯例相反。 “国际上许多科研项目批准后,项目负责人一定要自己取样。 “科学考察船是学术前线,也是学术交流的学校。 我们的科学家每天举行讨论会,乘船讨论主题,现场追踪问题,进行交流。 这就是科学家做野外调查的价值 “王品先院士说,成为科学家需要创新才能创造科学。 创新的源泉一在自然,一在文化 反观我们现在国内的很多研究事业,在外国文献中寻找主题,购买外国仪器,写复印件发表在外国,我们的科学就会成为外国外包工人,但外包不要要求创新。 这是制约我们科学创新的要害。 “只有自己去自然界,自己直接接触自然才有新的意义,所以说‘创新的源泉在于自然’。 “王品先院士再次呼吁 在南海深部过程中形成重要新认知的“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也是“南海深部过程进展”计划组织实施的最后一次深潜航次。 作为这个中国深海科学行业迄今为止最重大的基础性综合研究计划指导专家小组的领导,回顾了8年来开展的一系列合作研究工作,王品先院士很高兴。 他制定了这个重大计划共计60个项目,国内30多个单位,700多位科学家参加,并组织实施3个大洋钻探航次和3个深潜航次,对南海海盆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现代过程展开研究,以建立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性认知 “通过三次大洋钻探,我们发现南海有独特的张裂过程,与北大西洋所谓世界的典型模式明显不同,由此改变了我们对南海成因的本来认识,丰富了起来。 “王品先院士介绍说,三个南海深潜航次对南海一系列现代过程有了科学的新发现,从而对南海深部过程有了很多新的认知。 “南海深部计划”经过8年的长跑,现在进入了跑道的最后一轮,冲刺阶段。 南海遥控深潜,西沙载人深潜科考航次的成功实施,将支持这个计划的圆满收监。 那时南海有望成为国际研究最深入全面的边缘海洋之一。 “我们想在国际上说明对南海深部的认识。 首先是中国人带头取得的。 ”王品先院士最后说。 原标题:《活着回来就赢! 《深海勇士》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凯旋归国话南海》采访:黄艾娇画像来源:新华社张建松 ; 同济大学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