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31字,读完约14分钟
1958年4月,湖北武昌,东湖客舍 毛泽东问:“黄梅戏是怎么去安徽的? “”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梅白回答说“大水冲走了”。 黄梅县位于长江、龙感湖之间,每次水灾唱黄梅戏的水乡之家住在附近的安庆一带唱歌。 “以上的对话在当时的情报报道中没有提及。 30年后,梅白写道“毛泽东看黄梅戏”,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1月26日第7版上。 之后,政协湖北省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政协黄梅县委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了《湖北文史资料》的一九九六年第二辑(总第四十九辑)《黄梅戏剧史料专辑》,并将此文作为特稿收录为这张专辑的第一辑。 梅白的答案非常肯定 但几个月后,毛泽东又问了一遍这个问题。 1958年9月,安徽合肥,稻香楼 毛泽东曾希圣说:“湖北有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在安徽上演? “”这次不是说“去了安徽”,而是说“去了安徽”。 也许,老年人对“大水被冲走了”的说法有疑问吧? 时任安徽省文化局局长杨杰说:“在黄梅县和安徽宿松县的边界,旧社会中黄梅县的受灾者有可能逃到安徽,他们既唱黄梅调,又唱安庆地方民谣,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为了黄梅调。 毛泽东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 “杨杰回答说:“是安庆桐城的人。” 接下来,主席高度评价严凤英和地方戏曲,说:“我喜欢家乡的湖南花鼓戏。 黄梅戏更好 严凤英是个优秀的演员,她饰演的七仙女成了全国每个人都知道的故事。 这个对话也没有提到当时的信息报道,杨杰写了《严凤英和黄梅戏》后,发表在《黄梅戏艺术》的1997年第一期。 杨杰的回答很谨慎,加上了“可能性”两个字,这个“可能性”也不是来自天上的风——来自广泛流传的传闻,据说这个传闻“到了正确的时间——清干隆五十年左右”。 正确地到人物黄梅县的受灾者正确地到场所的路线- -从湖北的黄梅到安徽的宿松、望江、太湖正确地到歌的形式---敲着道情筒,敲着“连湘”和“金钱板”。 正确演唱的曲子“采茶调” 1954年从干隆五十年( 1785 )到169年,传言者说的就像亲见一样,很多读书人,甚至指导干部都相信。 (参见《采茶足迹》一文。 见《黄梅戏艺术》年第一期第15页。 “大水被黄梅戏冲走了”的评价被认为是那个时期有共通性的结论。 这种跳蚤的正确性和周到只是他们做了评价和陈述,没有提出陈述的依据和评价的证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为了明确这个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果能找到一点材料的话,不是很好的研究课题吗? 但是,我刚开始研究,没有时间找材料,所以发现了问题。 首先对唱法有疑问的“道情”也被称为“渔鼓”,是说唱故事的曲艺,配合节奏的乐器也被称为“道筒”、“道仙筒”、“渔鼓”和“简板”。 “金钱板”也是曲艺,采用了打击乐器“金钱板”。 “连湘”是民谣的工具 “道筒”、“连湘”、“金钱板”与“采茶调”无关,是特定节目的特定乐器和道具。 “采茶调”无论茶农是一个人唱歌,还是很多人唱歌,都不会敲“道筒”,不会敲“连湘”和“金钱板”。 即使是在灯会上载歌载舞的“采茶灯”,其道具也是十二个“采茶女”分别是特制的“茶笼灯”,两个队长戴着充满彩花的彩灯或特制的“茶树”。 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有条件的话放笛子和胡弓需要别的乐队工作人员。 所有的“采茶灯”班都不会用“道筒”、“连湘”、“金钱板”伴奏,更不用说清唱和散唱了。 “乞讨敲‘道情筒’,敲‘连湘’和‘金钱板’,表演在家乡流行的‘采茶调’,不符合民间艺术表演的实际情况。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乞讨时有人唱道情,有人打湘,有人唱钱板,有人唱采茶。 当然,其实乞讨者的表演不止这些。 莲花落下,打鼓,唱凤阳的歌。 经过调查,产生了“大水被黄梅戏冲走了”的大疑问。 与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和落水不足的自然规律完全不一致,与当地的历史记录也不一致。 首先来看看地理形势 从黄梅县到安庆地区,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宿松县都是必经的第一站。 黄梅和宿松紧挨着山水,同在长江北岸、大别山西南麓。 两县之间的距离只有二十公里 地形也很相似。 北部属于大别山区,中部的多丘陵和和田地,南部的临江是冲积性洲的平原。 具体比较一下黄梅县的总面积是1640平方公里。 宿松县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比黄梅县大 黄梅县的耕地面积是79.6万亩。 宿松县耕地面积65.95万亩,少于黄梅县。 黄梅县长江流长41公里。 宿松县内长江流长63公里,比黄梅长22公里 黄梅县的水域面积是21万亩。 宿松县水域面积125万亩,比黄梅多104万亩 附:黄梅县1982年人口76.8万。 宿松县1982年的人口是64.7853万人 黄梅县内的主要湖:龙湖(或称为感湖、龙感湖,与安徽宿松县共享)、太白湖(与本省广济县共享)、源湖(县管辖)宿松县内的主要湖:包括龙感湖(分龙湖、感湖)小赛等的子湖; 其中龙湖与湖北黄梅县共有)、大官湖(包括大会湖等子湖)、黄湖、泊湖(横跨古雷池、本县和太湖、望江三县) 【1】并列比较两县的地图,发现宿松县的几个湖相连,将整个县的陆地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江湖之间是冲积性洲地,湖北岸上有田地、丘陵、群山。 当地人把这两大热门分别称为“洲上”和“里山”。 黄梅县内的陆地完全相通,最大的湖是东南和宿松共有的龙湖龙感湖,与宿松县内的湖面无法相比。 西边的太白湖和广济县共有,面积更小。 县辖的源湖比太白湖小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在长江论中黄梅位于上游,宿松位于下游 在湖等水域论中,宿松境内的水域面积是黄梅的数倍。 常识上,无论发生山洪、湖水暴跌、长江塌方,宿松县的灾害都比不上黄梅,黄梅县的灾害多波及宿松。 两地受灾宿松偏重 黄梅人逃避缺水应该去高处,逃到无灾害或轻灾区,而不是去下游,逃到灾害多的宿松县。 这样,毛泽东对“大水冲天”的说法有疑问,因为他不仅是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也是军事家、战术家,非常了解中国的地理。 当时部署渡江战役时,他对长江中下游地形的水情,早就熟悉了。 但是,在听到杨杰的回答后,他说:“严凤英祖籍是湖北人吗? ”在听到梅白的回答后,他又警告说:“你们黄梅人还是演自己的土戏好。” “再从履历来看 《黄梅采茶戏志》称,“从明洪武10年( 1377年)到民国37年( 1948年),黄梅县发生了13次特大自然灾害,其中大水灾六十五次,平均每六年发生一次大灾害,水灾连年持续。 清干隆,道光时期又是最突出的。 “频繁的灾害,特别是年老的水灾,迫使年轻男女纷纷学习采茶戏剧,满足遭受灾害求生的需要。” 【2】从明洪武10年( 1377年)到民国三十七年( 1948年)是572年,时间太长,记录太多,网民可能很烦。 那么,我们来调查一下受害“最明显”的干隆中期到道光年之间的黄梅、宿松两县的受害记录。 这些履历显示,从干隆十九年( 1754 )到道光三十年( 1850 ),这97年间黄梅县遭受了28次灾害。 干旱:黄梅县4次,宿松县8次蝗虫:黄梅县3次,宿松县5次其他:黄梅县不知什么灾害发生了一次饥荒,发生了一次冻结。 宿松县风灾两次,地震一次 两县的记录,详细程度和差异,那和打火机的文章语言有关。 灾害数据不会泄露错误。 对此,宿松县受灾更多、频繁、严重。 根据这些“祥异”的记录,黄梅县观察到了“大有年”3次、“平原有年”1次、“秋有年”2次、“麦大熟”1次、“天雨豆谷米”1次。 宿松县没有这样的“祥”记录 “大有年”是大丰收的一年。 “平原有年”是平原地区的丰收。 “秋有年”是秋天的丰收。 “麦大熟”是夏天的丰收 “天雨豆麦谷米”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不亚于“天上掉馅饼”,大体上是“龙卷风”,卷起了在外地稻场晒的粮食,正好落在黄梅县的领土上。 中国是农业国,政府、民间相当重视对农产的丰歉,但作为县志《祥异》,没有记录正常的年景,只有特别的丰收年和灾害道歉年被记载在史书上。 黄梅县创下7次丰收,1次奇怪,足以证明黄梅县的年成,总体上比宿松县好。 另外,还观察到了黄梅县的“石米”、宿松县的“斗米”这两个县的县志用于记录米价的计量单位的差异。 我们知道。 正常情况下,政府征收“皇粮”,地主租房子,地主租房子,粮食商业容易运输,这些都是大量进行的,所以计量单位很大,用“石米”。 一般市民、工匠、商人等平民之间的粮食交易,由于少量零星,因此计量单位小,使用“斗米”。 从两县县志撰稿人遣词造句的习性不同也可以看出,黄梅人比宿松人稍有大气,底气稍足。 黄梅县财政实力稍强,宿松县从侧面印证财政实力稍弱。 据此,相反,宿松的受灾者逃到黄梅的情况下(所以把“采茶调”拿来作为乞讨的手段),既有史志上的记录根据,也有黄梅人诗句为旁证的黄梅人喻文鏊的“流民叹息”诗,他说要带着妻子打招呼。 千村万落,离开者不再来 晚上露栖日乞求粮食,成群结队逃避数百人的灾害。 从六月底到九月,队伍渐渐多了起来。 水路是从哪里来的? 庐,凤一带连淮,楚 前者遭受干旱2年了,今年春天被夏天拘泥于不下雨,二麦干燥荒芜,大田经常播种的状况。 青草不枯水,非得又渴又饿吗? 旅行了几百里,中途卖了女人卖了孩子,早知道孩子女孩的战术远了,为什么抱着家乡死了? 黄梅县尉何贤,每天来散流民金。 汝曹得金满腹罢工,小心躺下不要被官员骂。 【3】据诗记载,外地流民成群结队逃到黄梅,黄梅县官员每天出钱给流民,不仅证明黄梅官员舍不得,而且黄梅县有这样的经济实力,至少那一年没有受害。 诗中说,因干旱遭遇饥荒逃到黄梅县的流民,不是被大水冲走了吗? 诗中说受灾者确实来自“庐、凤一带连淮、楚”。 “庐”指古庐江郡(府),包括宿松、望江、太湖、潜山等县和安庆。 “凤”是安徽凤阳。 “楚”的范围很广,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的广大区域。 “淮”是指淮河流域,淮河源出河南,流过安徽、江苏,与湖北无关。 这首诗的作者喻文鏊、字冶保存、人称石农先生、干隆年恩贡,应该是当时黄梅县救济外来灾民的证人。 看看干隆五十年两县的受灾情况。 黄梅县是“夏大干旱”(三个月),宿松县是“夏、秋大干旱”(六个月),相当长。 黄梅县说:“人多流亡,道駀互瞪眼”(饥饿的人互瞪眼),宿松县说:“饿殍相藉,民移多远”(饿死的人尸体堆积得多远),结果非常悲惨。 那么黄梅的受灾者也有可能迅速越过宿松,逃到更东的太湖县去乞讨吗? 但是,也有历史记录表明那是不可能的。 民国五年版《怀宁县志》卷四《官署》第十九~二十页《万寿宫》条,康熙(康熙)二十四年,巡抚薛柱斗在大门内置御碑文亭,之后经常增订。 堆到清末,共聚御碑13座 其中,第十二碑文记录了干隆五十一年太湖县灾民挖蕨类吃:干隆五十一年三月初八日演奏,据敕称,“太湖县唐家山地区乡民挖蕨类根,见土中混杂黑米,粉碎粉与良 这个项目挖出黑米,以前是埋藏的,唐家山没有人民住。 或者实际上天地诞生,为饥饿的人们提供食物,也不确定。 这里有这自然之利,数量众多,远近居民闻风而起,除了掠夺纷争外,还无法帮助。 现在这个县被他镇压了,但不要让他繁殖。 另外,明确了这个地方的人挖的时候有没有争论的地方,实际演奏。 钦子 “此外,奏报两水折内当天被奉为朱批。 “看奏,知道所有汝演奏的藏米,成为诗章。 汝和属吏都知道这个意思,爱人民。 钦子 “十三碑上刻着干隆皇帝为这件事作的控制诗:草根和树皮、穷人的御灾计。 敢相信救济周,然后什么都没有。 接受慰灵奏,灾黎荷天赐 穵蕨要糊口,做大米意想不到的事。 磨米拌谷子,煮菜充饥 得千石多,听起来不是村子的居住地 县令如果分配给民众的话,也不是一定要援助。 像那种大米,做煮菜给父母试试。 我是民食滋,我吃之前会掉眼泪。 干坤德生得很好,也很惭愧。 羞得不得了,更叫瑞了 邮寄所有皇子,让他们知道这个味道。 孙曾元共识,爱民知余志。 第十二碑文:地方官的演奏时间是干隆五十一年三月初八日。 那么,太湖县唐家山饥民为吃蕨类挖蕨类,在此之前应该发生——饥民吃完家粮后,向富人家借粮食,直到欠债不还,不得不吃蕨类。 这件事形成规模,影响后被官方发现,受到重视,所以向法院报告了——我想那是前一年干隆五十年的事了。 第十三碑御诗中的“相信救济周,那没什么”这句话,显然是省、府、县的地方官没有为救济受灾者工作,所以人们用草根的树皮充饥,批评说“靠蕨类生活”。 这两块碑进一步证实为“干隆五十年左右”,安庆地区与黄梅接壤的宿松县受灾比黄梅县严重得多,而且旁边的太湖县也同样发生饥荒。 “干隆五十年左右”黄梅的受灾者逃入安徽省的宿松、望江、太湖”的说法完全违背了史实。 真是“三人成虎”。 马路上的谣言传了这么久,那么广,被那么多人信任。 其实,“大水被黄梅戏冲走了”是胡说八道。 民间文化交流的途径非常多,非常顺利,不需要借“逃避缺水”的机会。 即使否定“大水被黄梅戏冲走”,也并不否定黄梅人、湖北人对黄梅戏的贡献。 实际上不仅是他们,江西省人民、本省池州和相邻地区的许多民间艺术家都为黄梅戏做出了贡献。 那么,黄梅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采茶歌为黄梅县原创流传到宿松、望江、太湖还有安全安庆地区吗? 《采茶歌》或《采茶调》迅速发展的采茶戏,是从哪里来的,如何从歌曲变成了戏曲? 请读《采茶的脚印》。 《黄梅戏艺术》年第一期 【1】根据以上介绍,黄梅县部分根据《黄梅采茶戏剧志》(黄梅县文化局编、主编桂遇秋)的第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宿松县部分,《宿松县志》(宿松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主编吴伯贵)第7、8、5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2】《黄梅采茶戏剧志》(黄梅县文化局编,主编桂遇秋)第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3】根据光绪版《黄梅县志》卷三十六《艺文志七古》、同卷二十五《人物志文苑》喻文鏊小传、台北市湖北黄梅县同乡会根据《光绪二年二月开雕》的《黄梅县志》原来制作。 下图是这本书的封面和首页 附录:黄梅、宿松两县的“沿革”、“山川-水”、“风俗”的记录(原题为“ ; 大水被黄梅戏冲走了?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