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6字,读完约2分钟
混乱和不作为只不过是权力任性的一体两面。 如果说根除战乱是权力运行的基础,那么严防不作为就是确保权力比较有效地行使的本分。
今年5月底,“年中央专项财政公益金在贫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资金4000万元在甘肃省级停留146天”被通报后,引起广泛关注,当地相关负责人被追究责任。 最近,中国纪检监察报发表了该事件越来越多的细节。
据报道,针对财政部“特快专递”事件,甘肃省财政厅仍按常规性事业布局执行,未建立相应的跟踪监管机制,只是按常规性程序处理,积极筹划,缺乏协调监督作用。
一个是上级“特快”的资金,另一个是地方纵容金在账户上睡觉。 这样反差鲜明真是令人惊讶。 这种表现,归根到底是迟缓和不作为。 将“特快”的要求视为耳边风,本应尽早发挥作用的财政资金被搁置,其危害性也不容忽视。 结果带动了扶贫开发的进度,其次财政资金的采用效率也与预期大不相同。
特别是现在的“反腐败压倒性的胜利”,作为乱的现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抑制,但无法形成“至少比乱好”的类似的非非观念。 治理不作为的紧迫性,也不亚于对混乱的零容忍。
事实上,如果加大对乱等违规违纪现象的管理力度,对可能抬头的不作为、徐为等消极职务现象,国务院和有关部门早就进行了预防针。 正如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所确定的那样,“对于官员的失职、懒惰的政治怠慢,必须公开、坚决地追究责任”。 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也表示:“占地位不工作,干禄不干事,同样腐败。” 这些都表明,严惩滥觞不一定可以放任自流。
其实,乱和不作为只不过是权力随意的一体两面。 如果说根除战乱是权力运行的基础,那么严防不作为就是确保权力比较有效地行使的本分。 “以其地位谋政治,以其职尽其责”是现代的政治常识,没有模糊地带和谈判的空之间。 毕竟,无论是反腐还是加强作风建设,其终极目标都是建立现代化的国家管理体系,减少“内耗”,提高行政效率。
以扶贫为例。 现在,离确保全面摆脱贫困人口的扶贫目标,只剩下两年了。 各地有时应该会有我等不及的紧迫感。 其中,所有扶贫资金从申报、审批到招聘和效果反馈,都可以有有效的联系和跟踪机制,是扶贫进度的重要保障。 像甘肃那样把扶贫金放在账户上是消极的应对,降低了扶贫的效率。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要继续将乱作为现象加以惩罚,对于不作为的危害及其可能的苗头,也决不可疏忽。
□闵萧(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