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94字,读完约7分钟
英国帝国的命运直接影响着英国的对外政策及其在世界上的自我定位。
二战结束时,英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以“帝国”为自己存在的基础,所有的对外政策都以“帝国”为出发点。
这时丘吉尔被定位为英国的国际存在,他说:
当今世界有三个环境。 第一个是英联邦和英帝国,第二个是英国、美国、英语世界的其他国家,第三个是联合的欧洲。 环顾世界,只有英国在三个环中占有位置,位于三个环的交叉部。 因此,英国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国际作用,仍然是世界大国。
▲三环外交最初由丘吉尔提出
丘吉尔的上述评价,后来长期指导英国的外交政策,人们称之为“三环外交”。
情结很难进入欧洲
“三环外交”的基础是英联邦和英帝国,英国把很大的观察力放在这方面。
但是,英国意识到自身力量正在减弱,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那将很困难,因此特殊的英美关系很重要。 在三环中,最不受重视的是欧洲,就这几点而言,英国做了错误的评价。
英国人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认为英国不属于欧洲,英国和“欧洲”之间没有关系。 这是岛国精神的反映,但更重要的是,英国有帝国,它总是站在帝国的角度思考问题,帝国的利益和欧洲的利益经常发生冲突。
例如在国际贸易中,如果照顾帝国的话,就很难照顾欧洲。 这种观点,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英国忽视了欧洲的事态,或者在需要选择的时候选择了帝国,结果错失了诱惑欧洲潮流的机会。
▲英国和欧盟数不胜数的纠葛
二战后西欧的第一趋势是一体化。 1950年,当时的法海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在得到美国同意后,大力主张西欧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 两年后,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这就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前身。
英国对这个计划不感兴趣,担心在煤钢方面会和欧洲各国合作,影响帝国内部的生产和贸易。 1957年,煤钢共同体转变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英国再次袖手旁观,对西欧一体化持消极态度,欧洲色彩过多可能影响帝国性质。 但是英国失去了在欧洲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的机会,之后想加入欧洲联盟,不得不再次申请。
▲1957年,六国外长签署《罗马条约》,组成“欧洲联盟”
国内外形势不断变化,但英国被迫将观察力转向欧洲。 首先,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患上“英国病”,经济持续停滞,状况非常糟糕。 相比之下,欧盟六国呈现出充满活力的快速发展趋势,使英国的劣势越来越明显。
欧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内进行经济合作,英国实际上被排除在欧洲经济一体化之外,长期以来,英国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其经济一定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其次,英国本来就重视帝国,希望帝国内部的经贸合作关系能够补偿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损失。 但是,二战后,英帝国迅速崩溃,英联邦无法完全承担帝国的作用,依然顽固地站在帝国的立场上看问题,往往只是幻影,无益于英国经济的振兴。 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后,英国加速撤出原帝国疆域,帝国显然不能作为对外政策的基础,必须另辟蹊径。
第三,战后新的世界格局迫使英国重视欧洲,美苏争霸两极化,将英国与西方联系起来,英国不重视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卷入欧洲事务的情况越来越多。
最后,特殊的英美关系也要求英国重视欧洲。 美国外交的重点是遏制苏联,美国希望英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意义,在欧洲也发挥诱惑作用。 英国为了维持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必须满足美国的愿望。
▲1951年英美特殊关系(丘吉尔和艾森豪威尔)
另外,美国讨厌英国古老的殖民帝国的一派。 这是二战期间和苏伊士运河的事(美国向联合埃及出兵的英法两国施加压力),美国的这种情绪也影响了英国的政策。
总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几点发生了变化,开始把脸转向欧洲,背转向帝国,这是对英国国际地位的重新定义。 亨利八世( 1509~1547年在位)通过宗教改革,把英国从“欧洲”中抽走,一步步发展为“帝国”。 近500年后,英国面临着历史性的巨大转变。
半心半意的样子合神
但是,英国人对这一转变反应迟缓,他们的“帝国情结”太深,难以在世代之间完成转变。 在英国人心中,即使它萎缩在幻想的阴影中,帝国的想象力也还在。 正是出于这种心态,当战后西欧联盟的最初征兆显露出来,英国明显处于最优主导地位时,它让出了这个机会,错过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现实是无情的,当英国终于接近欧洲,加入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逐渐显现的时候,英国人还是开始走上了这条路。 在英国政界,一贯存在两派力量,一派主张偏向欧洲,另一派持强烈反对态度。 一般来说,工党左派反对欧化,保守党右派与他们结盟。 但是保守党整体上对一体化的态度相对积极,为此付出的努力也更大。
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盟是在1961年,当时保守党领袖麦克米兰担任首相。 但是1963年初,法国拒绝了英国的申请,第一次“入欧”的努力失败了。 1964年工党执政,工党左派强烈反对欧盟,称这是“帝国主义”的阴谋,申请过程就此中断。 但1967年上台的工党左派威尔逊政府改变态度,第二次提出“入欧”申请,但欧盟成员国再次搁置了英国的请求。 1970年,保守党希思在选举中获胜,1971年恢复与欧洲联盟的谈判,1972年终于达成协议,从1973年开始英国成为欧洲联盟成员。
▲英国当时保守党首相麦克米伦向欧洲经济共同体提出了参加组织的意愿
总之,二战后,英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第一,改变了自由资本主义的颜色,成为了福利国家。 第二,它将不再是大国,而是小国。 第三,放弃帝国,回到欧洲。
然而,英国国内关于欧盟的争论并未就此结束。 1975年,重新执政的威尔逊政府为了应对党内的反对意见,进行了全民投票(也是英国历史上首次的全民投票),投票决定是否退出欧盟问题。 虽然很多选民支持英国的“留欧”,但反对意见依然很强烈。
▲1975年首次脱欧公投
作为保守党右派被称为“铁娘子”的撒切尔夫人在1979年上台后,对欧盟采取比较强硬的态度,在许多问题上谋求独立,常常困扰其他成员国。 这与撒切尔夫人的个人风格无关,但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英国转向欧洲的艰难历史。
1990年,执政11年的撒切尔在保守党内遭受巨大挫折,突然宣布辞职,但其政策方面的重要原因与党内在欧洲议题上的分歧有关——她是典型的“欧洲怀疑派”,英国和欧洲的
▲撒切尔夫人在《单一欧洲法》上签名
这些年来,英国在欧盟中是半心半意的伙伴:对欧盟成员国,边境还处于半开放状态(以欧盟国家为主体的26个“申根国”互不设立边境检查,英国不在其中),反对国防一体化,欧元体系。
所有这一切都迫使英国和联盟离开欧洲,经常提醒人们注意
英国是岛国,也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