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89字,读完约4分钟
当中央编办(国务院审计改革办公室)、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负责人相继担任报告席位时,这表明当天的会议将继续就精简行政和下放权力的改革进行“斗争”。果然,1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另一批精简机构和下放权力的措施,以继续推进供给方面的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
持续刺激市场活力是本届政府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李克强总理一直关心的是精简行政管理和权力下放,将放松管制和管理结合起来,优化服务。最终,这一系列旨在转变政府职能的体制和机制改革旨在让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减少约束,变得更强大。与此同时,通过减少审批和加强监管,将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活力源泉。没有市场的活力,就不会有所谓的供应方改革。
梳理新一批精简行政和下放权力的措施,一条非常明确的主线是坚持市场主体的声音和市场活力的需求。在2015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一批由中央指定场所实施的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此次取消了150多个项目。根据其特点,首先,它们大多与企业投资、生产经营、就业促进等密切相关。取消后,将直接放开企业,激发市场活力。第二,它们大多在省、市、县一级实施。它们数量多,范围广。它们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取消将大大方便人们的工作。同时,在中央层面,常委会在同一天决定取消10多个部门的行政许可。从其特点来看,突出的印象是“含金量”相当高。在此之前,市场已经反映,虽然有许多削减,但仍有许多“真正的黄金和白银”项目没有动。所谓的“含金量”可以通过所涉及的企业数量、所涉及的年平均数量和年批次数量等指标来评估。审批项目的含金量越高,一旦不合理,创业创新的市场活力就越大。
“红顶中介”也会对市场造成很大伤害。李克强总理发誓要坚决惩罚他们。在清理和规范去年国务院部门批准的一批中介服务项目的基础上,这次清理和规范了192个中介服务项目。这也意味着70%最初需要批准的事项已经取消。保留的中介服务项目将以名单形式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从“第二批”和“第二批”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推进分权的进展和力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报告了第五批专业资格许可和认证的减少。自2014年以来,国务院部门设定的211个职业资格许可已分4批取消,占总数的34%。本次取消61项后,将尽快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可不得在目录外进行。接下来将要公布的两个“名单”无疑是首相反复强调“法律不能未经授权”的政府理念的明确体现。
事实上,精简行政和下放权力的改革本身也需要“法律”的护卫。为加强改革的法律保障,确认和巩固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普遍减免法定形式费用等改革成果,会议决定对66件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进行一揽子修改,并增加规定,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完善活动期间和活动后的监管措施。“释放”和“控制”可以说是提升市场活力的“两翼”,不可忽视。
供应方结构改革的内部逻辑需要一个新的“管理”概念。除了管道的组合,管道本身也需要改变。同日,常委会决定修改现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以利于更多的中小企业。事实上,积极参与大众创业和创新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创造新技术和新形式的新力量。他们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决定了他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提供新的供应。
良好的“管理”应该通过更好的识别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具包容性的政策支持。李克强在会上强调,确实有必要列出国家支持的高科技领域,但如果清单过于详细,像一个目录,它将成为一个积极的清单。目录之外的新技术和新企业不仅不受支持,而且可能会被“卡住”“不要在这里谈论鼓励,这将成为市场准入的门槛。”他说。
“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甚至颠覆性技术也随时出现。如果清单过于详细,不可想象的技术将被排除在外。我们应该更加开放,留有更多的空间。”总理说,“但是,关于安全的规定,特别是对人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害,应该非常明确。”
对于高科技和中小型企业,李克强明确指出了一点:只要消费者需要,他们就应该鼓励通过新技术实现新供应,并通过市场将它们联系起来。可以看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路确实一贯地反映在国务院各项政策的细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