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91字,读完约18分钟
▲沙畅第二次访华路线图
晚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沙畅为代表的欧洲人在中国的远行、考察经历,成为观察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面镜像。 图像记录是文化记忆。 由于当时所考察的遗迹至今已损坏不少,沙畅留下的这份影像资料和复印件记录十分珍贵,对研究这些石窟寺和碑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爱德华·沙畅( edouard chavanne,1865—1918 ) 20世纪初的中国之行是近代西方国家亚洲探险的华章,对中国学者来说,他是汉学泰斗,精通碑刻研究之道。 对西方同行来说,他是知行合一的学者,是西域学、泰山学、碑文学研究的开拓者或里程碑。 当然,沙畅的学术成果也经历了从继承到超越的过程,他的学术经验和远东考察应该放在欧洲汉学界的传承序列上进行考察,他的学术成果以整个欧洲的汉学成果为背景,也闪耀着与欧洲汉学家的合作和争论。
当时欧洲汉学的研究有从简单四系走向信息表达的趋势,法国汉学界重视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视角,以古代中国和世界的信息表达为主题。 沙畅本人的学术专业偏重于中国文案历史的翻译研究,但积极追求中国文明的外来因素,重视中国本土与西域、中亚、印度的文化关联,梳理中国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也包括中国人对周边地区地理、制度、文物和认识的知识考古。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法国史学界的“做法学派”一直主导着法国史坛的指导,但在沙畅早年接受的学术训练中,也受到了该学派的影响。 沙畅在历史学观念上一直有“历史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倾向。 在世纪之交,沙畅也必然受到涂尔干( mile durkheim,1858—1917 )学说和阐释学萌芽的浸润。 他的各种理念反映在1907年的考察记录中,也更清晰地出现在他后续的研究论书中。
在法国汉学家族谱中,沙畅属于第三代,第一代创始人雷慕沙( abel rémusat,1788—1832 )、第二代继承人儒莲( stanislas julien,1797-1873 )、巴赞( antoto 沙畅在中国实地考察和研究的经验也为巴黎学派的弟子树立了榜样,他们逐渐根据不通中文的西文道的听道,摆脱了不应用中文的偏向,重视文献和考古的研究,对中外资料进行会通比调查,增加与中国学者的联系, 中国学者对沙畅也表示赞赏。 冯承钧( 1887—1946 )说:“近30年欧洲汉学发达,说是沙畅提出的工作也不为过。” 王国维( 1877—1927 )说,沙畅说:“汉学与东方学,绕道而行,知识渊博,能彰显中国礼教道德的精义。
沙畅1907年在中国的考察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沙畅于1907年3月27日星期三晚10点离开巴黎,通过西伯利亚铁路于4月14日抵达沈阳。 第一阶段的考察持续了约一个月,他在沈阳停留到22日,期间参观了沈阳故宫,得到了这里剩下的60多枚金属镜模具,这些模具现在留在吉美博物馆。 他参观了北陵,去了中朝边界的东陵,利用行程研究了鸭绿江上洞沟5世纪的碑文,释文由古恒( maurice courant,1865—1935 )在《亚洲学报》上发表。 他还考察了高句丽古代宫殿中重要的墓葬和优秀寺庙的城墙。 从4月23日到5月14日,他从沈阳出发,一直向东走,到鸭绿江右岸,回来的时候泛舟,沿着鸭绿江到达丹东,乘坐日本的小火车回到沈阳。 这条路线是日俄战争中由黑木将军的军队建造的。 从满洲到达北京后,沙畅和在巴黎认识的圣彼得堡大学的亚历克塞耶夫(张广达译为“阿里克”)会面,在考察团中安排了合作者。 因为这个考察队共有爱德华·沙畅、阿列克谢( v.m.alexeev,1881—1951 )、摄影师周、拓印共计5人。 他们于5月29日离开北京。
第二阶段的考察持续了五个月,从5月29日持续到11月4日。 考察团从北京出发,经由京杭大运河从天津到德克萨斯,换乘马车到达济南府。 从北到南横穿山东的途中,参观了泰山、孔庙、孟子的故乡。 随后,从东向西穿越河南,通过开封府和河南府,再向西到达西安府,经过3天的路程再次到达干州。 这是沙畅考察的最西端,之后掉头了。 他横渡黄河到达汉城,据沙畅称,欧洲探险家从未在他面前记载过这条路线。 在山西参观了太原府、佛教圣地五台山和云冈石窟,最后回到了北京。 路线的制定取决于科学的考古学安排。 沙畅考察的两极分别是最东边的洞沟,朝鲜与满洲交界的鸭绿江上游、最西边的干州,距陕西省府西安有3天的路程。 1908年2月5日,他回到了巴黎。
沙畅考察团留下的一手资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本是沙畅结束考察后编纂的《华北访古记》,文集有两本,图录有两本,图版488张。 照片原版被法国吉美博物馆收藏。 多亏了法国文化部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这些旧照片可以自己在网上下载。 沙畅回国后在法国亚洲委员会会议上宣读的报告《北中国及满洲考古纪录》沙畅在考察期间与法国学院院士考迪( henri cordier,1849—1925 )的部分通讯也相继刊登在《通报》《法国远东学院刊》上。 第二部是阿列克谢的考察日记《1907年中国纪行》,日记的整理工作由瓦西里·米哈伊洛维奇和阿列克谢的遗孀和女儿完成,其中包括阿列克谢的俄语旅行日记、中文旅行日记、私人日记和部分文件,2001 此外,在阿列克谢耶夫一生的学术生涯中,也持续着与1907年这次考察相关的主题演讲和课程,他留下的资料中只有《1907年沙畅院士关于北方考古参与者日记的论文》,共有282个小标题。 阿列克谢耶夫的弟子吉比洛维奇从1998年到1998年在巴黎的吉美博物馆发现了阿列克谢耶夫沙畅写的26封信和伯希和写的91封信。 其中还有关于这次中国考察的复印件,1998年被翻译成俄语在圣彼得堡出版。
1907年3月27日至1908年2月5日,沙畅在第二次来华考察的过程中记录和研究了石窟、寺院、石刻等遗迹。 其中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存图78宽)、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存图118宽)、河南贡县石窟(存图18宽)、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窟(存图12宽)等。 寺庙包括山东长清灵岩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洛阳白马寺、陕西西安清真寺、山西五台山寺院等。 石刻部分有山东、河南等石窟以外的佛教造像碑和摩崖造像。
晚清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以沙畅为代表的欧洲人来中国游历、考察,对他们的调查、解体、考证,基本建立了近代陵墓、碑文研究的框架,其着述和手稿日记中遗留的照片、地图、拓本等资料,是后人补充研究的重要参考 图像记录是文化记忆。 由于当时所考察的遗迹至今已损坏不少,沙畅留下的这份影像资料和复印件记录十分珍贵,对研究这些石窟寺和碑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费慰梅( wilma )? canon fairbank,1909—2002 )为巫鸿《武梁祠》写序时,沙畅说可能是第一位来到武氏祠的西洋学者。 沙畅一共去了武氏祠两次,第一次是1891年,两年后出版《中国汉代石刻》,第二次是1907年,1913年出版了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着作《华北访古记》,后来成为研究武氏祠的西方学术经典。 巫
鸿氏的着作中还详细叙述了沙畅、关野贞、容庚、林仰山关于武梁祠的综合研究,这四部主要专着分别由法、日、中、英撰写,巫鸿在做法论上分别是沙畅在1983年和1913年
日本学者上原和写了《龙门石窟古阳洞开凿的年代》,20世纪上半叶日本和欧美学者探讨龙门石窟调查的历史,称赞沙畅对龙门石窟的精密解说,在迄今为止的龙门石窟研究中,对沙畅碑文的解读可谓是空前的绝后。 李雪芹在思考云冈石窟洞窟的编号时,回顾了沙畅正在调查的云冈洞窟的编号情况,沙畅首先将云冈“昙曜五窟”的编号设为16~20窟,并将该编号延长到现在。 欧美学术界竞相研究中国石窟艺术的风潮,可以说与沙畅1907年中国之行发表了大量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的珍贵影像有很大的关联。
沙畅拍摄的昭陵六骏是早期外国探险家中最早拍摄的,足立六喜在其着作《长安史迹研究》中也引用了沙畅的照片。 沙畅在视察干陵时试图挖掘神道东侧的翼马,但清政府不同意。 1914年至1914年,沙畅的学生谢阁兰(又名色卡兰) ( victor segalen,1878—1919 )在中国工作,借此机会考察古迹,1914年谢阁兰再次向民国政府申请,获得许可,翼马周围的土 回到法国后,谢阁兰于1923年出版了《中国西部考古记》,之后由冯承钧翻译成中国。 谢阁兰还首次提出霍去病墓的雕刻,王子云说:“这些石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雕刻,也是最优秀的文化遗产。 清朝末年被外国考古学家发现,在法国印刷了介绍这些优秀雕刻的书,但中国本身并不陌生。 ”。 谢阁兰三次来中国调查古迹,深入中国腹地,对中国有深刻的了解,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文案也为网民所接受,他继承了沙畅,对文物古迹有着细致的注意,对当时汉学界的研究成果了然于胸 这项研究的立场和深度与普通研究者不同,他的发现和研究至今仍是宝贵的考古资料。
沙畅认为,中国学是由法国传教士开创的,是由法国学者雷慕沙、儒莲等发扬的科学。 沙畅在中国的实地研究经历让他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必须与中国实际社会接触,借鉴中国近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把中国文化看成是活的文化,而不是死的文化,中国学才能真正成为科学。 伯希和日后说:“研究中国古代文化,能在当地接触到代表现在中国的人,知道有这个幸运能自己享受的人,沙畅成为了第一人。 即使来到以前的中国,老师也不过是沙畅的模范之耳。 ”。
沙畅年轻时在清朝驻法国公使馆参赞的帮助下得到了《史记》的翻译。 他于1889年首次来,在法国公使馆工作,继续从事翻译工作。 此时,汉学家与中国人的关系仍然是过去传教士的风格和痕迹,即在中国人的帮助下从事汉文典籍的翻译。 沙畅考解放西域简牍虽然借助了中国留学生吴勤训和魏怀的力量,但依然误解颇多。 冯承钧在法国留学最早学习法律,毕业后进入法国学院做研究,“当时他的邦硕像沙畅、伯希和、鄂庐梭一样学习,都和承钧相师友、学问切”。 后冯承钧翻译法国汉学家的着作,成为国民了解法国汉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中介人。
光绪三十三年( 1907年)十月初六日署理法国公使藩荪纳为本国博士沙畠中国考察事向清政府外交部发送了感谢照会,原始文件被保留在中国第一历史资料馆。 阿列克谢耶夫也在日记中记载了与王云汉等中国官员的故事,详细描述了接待者给予沙畠和阿列克谢耶夫两人不同待遇的情况。 例如,地方官员准备了两种规格不同的椅子,豪华的将其顶提供给沙畅乘车,将简朴的一个留给了阿列克谢耶夫,阿氏对这种“社会人”的方法有着非常细致的语言。
不仅结识了中国官员和学者,沙畅还在中国期间拜访了日本官员和学者,会见了中国传教士。 1907年沙畅来中国考察,那时桑原骏藏( 1871—1932岁)被文部省选中去中国留学,与沙畅见过面。 桑原于同年4月12日从神户出航,18日到达北京。 森鹿三从桑原骟藏之子桑原武夫那里借了桑原骟藏留学时的日记,得知桑原骟藏于5月25日在当时京师大学堂总教习所的服部宇之吉博士所与沙畅见面。 桑原在中国也曾两年游览山川风物,游历历史古迹,有洛阳长安之旅、山东河南之旅、内蒙古东部之行和江南之行4次,其访古考史游记学术文献价值极高,被日本学术界视为游记中的典范之作。 他们是以探索华夏史迹为目的在北京相遇的。 1906年苏慧廉( 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1935 )于李提摩太( timothy richard,1845—1919 )离开温州,到山西大学堂担任校长,1907年10月6日沙畅一行抵达太原
沙畅来华期间与中国学者交往,中国学者游历欧洲,留学生求学刻苦,经常来家里,平时也有书信往来。 1910年10月26日,张元济在巴黎访问期间与沙畅进行了交谈。 1935年6月6日,“现代法国深谙中国文化的学者众多,其中最有名的人,如沙畅、伯希和诸先生,尤其值得敬佩。 沙畅二十多年前,鄙人在欧洲旅行时,曾去拜访过他。 ”。 11月,金绍城视察了欧洲,还进行了访问。 日记上写着公元12月10日“拜访西友沙畅,法之东方学博士也。 在着作中赠送,长期从事考古学研究,对中学研究很深。 ”。1913年,沙畅通过伯希和和罗振玉的信往返,将编撰的考释斯坦福大学获得的西域简牍校本送到京都。 沙畠联合欧洲学者邀请罗振玉去欧洲,罗陪同王国维去,但因为战争没能去成。 1918年沙畅去世,法国驻华公使柏卜在北京大学演讲,北大专门请他介绍沙畅。
沙畅之后,欧洲的中国学大师分为巴黎派和瑞典派,瑞典派的台柱不是高本汉( klas bernhard johannes )吗? karlgren,1889—1978 )莫属,他的学术渊源仍然继承沙畅,巴黎派有三个门生,伯希和( paul pelliot,1878—1945 ),马伯乐( henry maspero,1883 ) 另外,阿列克谢耶夫在俄罗斯汉学界的地位也举足轻重。 受沙畅的影响,门下弟子们重视来华考察,保持着与中国学术界的联系。
高本汉与杨树达常年通信,互赠论书,交流心得。 杨树达写过一篇文章《我和亚历克君的文案因缘》。 我是陈明心迹。 胡适也和阿列克谢耶夫有联系。 蒋廷黻1934年去苏联查史料时,给胡适发了一封信,说阿向他问好。 阿列克谢耶夫1906、1912、1924年来了三次。 1935年11月23日,阿列克谢耶夫致函杨树达,网友也一览了两者的交往。
马伯乐拓展了沙畅实地调查研究的法,在探寻道教异端之前就流传了下来。 马伯乐多次来中国,“愿意和中国人交往”,只是“强迫汉音,有趣”。
葛兰言着的《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就题目献给了沙畅和涂尔干。 杨堃、李寇、王静如受教于葛兰言,三人都写过论文分析过葛兰言的研究路数。 根据桑兵先生的解体,葛兰言在中国名声小,他与中国学者联系少,着作翻译中的英语少而慢,治学做法与中国新旧两派史学家和国学家具不一致,但中国社会学家对国学和西方汉学一直观察甚少。 此外,更重要的是其做法与中国史学的特点不一致,为另一个原因或早期翻译而介绍其许多李寇( 1895—1991 )。
伯希和是来华次数最多、与中国学者交往最多的学生。 伯希和的西域调查( 1906年6月15日―1908年12月12日)在中国名声大噪。 “除了这个君固中国以外,全世界的治汉学者都认为是祭酒者。 ”日本石田干之助认为,20世纪上半叶是“沙畅-伯希和-劳费尔( berthold laufer,1874—1934 )”时代。 在1933年的中研院史语所宴会上,伯希和因傅斯年的谈话受到自己的尊敬,在回答词中特别强调沙畅的地位和影响:“沙畅之在中国学上,确实是全欧洲的巨头。 另外,只有沙畅才能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伟大价值。 ”。 戴仁( jean-pierre drege,1946—)分解说,伯希和在书评撰写时颇具批判性,但由于评论对象是其师长,并不像考迪和沙畅那样多变,可以表达对伯希和沙畅的特别尊敬和仰慕。
金石、书画、经卷“数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寓教于神、乐在声色狗马之上”的生活趣味,必须是依仗学问安身立命的读书人之一,是欣赏古代文化艺术的爱好者向往的精神领域,学者和学者 据日本学者榊亮三郎介绍,沙畠被中国的风物所吸引,客厅里陈列着中国的古董。 这些古物也一定会成为连接学者和古董店的重要纽带。 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将增加物品的价值和知名度,研究资料也将为古董商的销售活动奠定基础。 因为这个学术有趣和收藏有趣是互相影响的。 古董商可以从学者的研究风向敏锐地嗅到收藏的热潮,收藏热点也可以吸引学者继续深入研究,可以说学者和古董商都是流动的媒介。
1910年10月19日至11月14日,法尔( charles lang freer,1854—1919 )在中国旅行了近一个月。 首先是龙门石窟的考察。 这次旅行确实受到了沙畅1907年的考察的影响。 沙畅在龙门石窟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4日共计12天打扫洞窟,但不巧生病了。 法里尔雇佣的摄影师叫周裕泰,在北京外交使团区哈德盖特路有一个摄影馆,1907年沙畅考察团的照片是这位摄影师拍摄的,1910年10月24日法里尔写给朋友弗兰克·霍尔克尔的信说:“我的摄影师裕泰真能干,我 今晚为了继续夸奖他,我想象着沙畅最近出版的书上的所有照片既然都是他拍的,他就开始向我透露一些关于古董的知识,也知道古董来源的情况。 这本书虽然还只出版了两卷,也没有文案,但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 不知不觉中,我获得了这样的大奖,真幸运。 ”。 法尔这次考察留下的照片风格和沙畅当时一样。 法尔没能调查云冈石窟,还很遗憾。 之后,褶边的收藏大大集中在中国佛教的造像艺术上。
1916年9月1日,卢芹斋在伦敦回信中说:“这里附上另一张照片。 是早期的石像。 三年前奥地利人带去巴黎是从云冈石窟挖的,沙畅先生研究过。” 1914年鲁塞利斋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远程企业的业务重心转移到美国,与美国收藏家如弗里尔等迅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1911年,吉美博物馆馆长分解时局。 “中国的考古学研究还不成熟,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探险家、学者,如沙畅、伯希、谢阁兰等,对中国的发现还没有引起公众的观察。 但是,逐渐地,情报通的收藏家们开始接触到新的奇怪的中国出土文物。 ”。 根据陈梦家的记录,“卢芹斋告诉他,中国的古物经营了40多年,英欧和日本的学者都来他这里找材料。” 学者和藏家相互关怀,促进了艺术世界的研究风向和审美意义的良性快速发展。
以沙畅为代表的法国汉学家在研究生涯中留下了许多成果,他们在中国的远行、考察经历成为了审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面镜像。 中西文明之间往来不断的访问和旅行,构筑了不同文明的认知和交流的桥梁。 传教士、探险家和外交使节,无论他们以什么样的机缘来到中国,他们对自己和他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付诸任何笔端的记录都成为了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证明了中西交流历史的历史和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