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969字,读完约17分钟

作者简介:张宁网易历史专栏作者,近代陆战史研究者。 本文为网易历史频道独家稿件,谢绝转载。

在描写苏德战争的历史学家笔下和电影导演的场景中,战争中的苏军经常表现出两种相反的特质。 另一方面,苏军的作战部队表现出不造成死伤的“勇猛”和“不前进”,随着战争的进行,击退德军变得越来越好(虽然不太关心死伤人数)。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发展,面对德军时毫不为难的苏军开始由“老弱病残”的乌合之众组成。 在多部战争回忆录和电影的叙述中,苏军基层分队的“阵容”包括初出茅庐(军官培训班),还处于“少更事”状态的年轻中尉,从过去惨烈的战争中幸存下来,但体型笨拙、消极、避免战争的“大叔”中士,以及17 当然,以酗酒闹事为主要工作的政务干部和掌握“绝技”但不会说俄语的中亚士兵也偶尔夹杂在一起。


这种难以计算的参加“精锐”的班底,在战争后期屡屡失利,但整体上形成了突飞猛进的作战效能和鲜明的应对措施,引起了笔者的诸多质疑。 战争后期,苏军兵源真的不足到需要在这些老弱病残的情况下拿刺刀冲锋吗(目测他们也很难控制更多杂七杂八的武器吗)? 这些“男女老少组合”的一线师团之旅,依赖于什么样的人海战略,战斗力仍然很强的德军? 如果人海战略真的奏效了,战争初期由身体素质更好的“炮灰”组成的苏联军队为什么又崩溃了千里? 抱着这些问题,浏览了介绍苏军战时动员和兵员补充体制的着作,从中可以看到历史细节中“真实”的一部分。

胜利的“苦恼”:兵源不足解放区人口弥补

通过注意战时苏军步兵师兵员组成的变化,可以找到“男女老少组合”结构的来源。 战争初期,苏军遭遇毁灭性失败,半年内失去了数百万兵员和数百名步兵师,但通过严格高效的动员体制,苏军仍能聚集足够的“炮灰”迎接德军的猛烈攻势。 资料显示,1943年前,苏军步兵师的兵员充斥着35岁以上的“大叔”预备役,但其兵员素质并未下降多少。 正如1942年1月编制的第358步兵师一样,其兵员主体为32-36岁之间的预备役军人——同期编制的第360步兵师,是以数千名35-45岁的预备役士兵为基础组建的。

虽然这个阶段的“动员兵”年龄较大,但考虑到这些兵员在新编制的师旅内接受了几个月的作战训练,战前有过服役经验,由他们组成的新部队还具备一定的战斗力。 请考虑一下。 由于担心1920-1930年代东欧各国对苏联发动攻击,向“勤奋”宣传普遍军训和预备役建设的图哈切夫斯基等人也能在地下“笑死”了。 这些年长的预备役士兵和战时入伍的18-19岁新兵一起,使遭受巨大损失的苏军前线部队恢复了接近满员的状态,用血肉之躯阻止了德军在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奠定了库尔斯克胜利的基础。

当然,在上述战役中,苏军前线步兵师也遭受了巨大损失。 根据苏联的战争资料,在1943年冬季攻势战中,苏军近卫第二集团军在短短一周的攻击中失去了建设中的一半步兵师。 原本拥有上万官兵的精锐师每一个都在短时间内“缩减”到4000-5000人,作战能力自然也与预想不符。 这再次“困扰”了策划1943年夏秋战术进攻的苏军最高司令部——过去任何预备役老兵都不是“好用”的,但已经被消耗为“不可再生资源”(苏军1941-1942年的动员,预备, 那么,在哪里寻找注定要“贡献”战胜德国的“战斗材料”呢?


冷酷老练的斯大林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回答——让解放区的人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苏军在1943年夏天的战术反攻中夺回的广阔沦陷国土,不仅带来了推动苏军“伟大胜利”的力量见证,也给广大苏军部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人力资源。 刚刚从德军占领的地区逃出来的青壮年已经被德军大量绑架和杀害,战后的重建和生产也需要当地人民的参与,但需要苏联人民为胜利贡献最后种子的斯大林,显然照顾了饱受战争折磨的人们的死活。 据此,在从白俄罗斯到黑海之滨的广大解放区展开了大规模的“当地征用”运动。

根据乌克兰学者弗拉季斯拉夫·格里涅维奇撰写的论文,1943年末苏联最高司令部下达了特别命令,命令所有苏军前线部队“利用”解放区的人才,以弥补部队的损失。 苏联军队接受全权委托,可以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动员”的进行。 值得观察的是,这一指令强调后方苏军后备兵员还很充足,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交通困难往往导致补充兵员不能及时交给前线部队。

《当地征用》:苏军版《壮丁猎》的丰硕成果

但是,对于这些长期被德军占领的地区来说,即使“做出贡献”,也还留有这样的老弱病残,可以说是“杀鸡取卵”。 在上述地区,20-35岁的适龄男性在苏军战前动员和德军强制劳动者中被“分割”。 35岁以上的男性民众也在游击战争和大规模饥荒中大面积死亡。 在苏联军队的“解放者”再次到来之前,可能只剩下少许奄奄一息的超过40岁的“老爹”了。 这些人在体力上不仅不太适应战争的要求,而且没有军事训练的经验,大多是文盲。

当然,甚至这样的炮灰,也有可能通过苏军征兵部门强行拉的“抓壮丁”来“动员”。 笔者在一点苏德两军战时文件,以及各国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了不少苏军在新收复地区“抓壮丁”的实例。 笔者以下摘录一些相关资料。


根据德军情报部门的资料,1943年9月,苏军从刚刚恢复的顿巴斯地区动员了12万人入伍。 苏联军队命令哈尔科夫夺回后,将在当地幸存的15-45岁的男性居民编入部队,累计达到15万人。 苏联军队夺回顿巴斯和哈尔科夫时,这两个地区的居民总数不到一百万。 根据德军的资料,苏军大规模动员后,当地只剩下老年人和15岁以下的青少年。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比强制解放区居民的问题更是寸步不让。 1944年1月1月1日至1月23日,以及3月至4月,这方面军队在新恢复地区动员了约33万人入伍。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这一时期的主要兵源地乌克兰的赫梅利尼茨基州和日托米尔斯州现在的人口只有260万左右。 考虑到70多年的人口增长和当时的战争破坏,苏联军队很可能已经强制征召所有“适龄”的当地男性居民加入部队。

来自苏军更基层部队的报告也直观地说明了苏军强制征收地区居民的问题。 苏军第60集团军政治部负责人伊萨科夫上校在1944年2月写的报告中指出,该集团军的新兵大多不是自愿参加部队的,其中充满了多名反苏的“敌对分子”,因此不能“将武器交给他们”。 苏军近卫第4集团军少将直接记述说,1943年秋,集团军属下的近卫第5空向各大队投诚,从新回收的几个村庄强行征募了约800名男性居民,并很快投入战斗。

并不是所有的苏军官兵都对苏军的强征行动报告了司空熟悉的态度。 德军情报部门采访被俘的苏军官兵时发现,在一次战斗中,苏军中尉拒绝将连队中从当地强行征召的童兵投入战斗,并在战斗中命令他们自己逃往森林。 之后,这位中尉开枪自杀了。

除了对苏军“贡献”“壮丁”的大户乌克兰之外,在新夺回的白俄罗斯地区,苏军在当地的征兵动员也“毫不客气”。 据当时第220步兵师戈尔巴乔夫斯基回忆,1943年10月,他所在的步兵师撤退到后方地区后,许多新收复地区的新兵被编入部队。 戈尔巴乔夫斯基声称,这些新兵大多被苏军强行抓获(虽然不是全部),但这些新兵把苏军的情况视为“肿瘤般的厌恶”,第220步兵师也为这些战斗意志低下的新兵感到头疼。


对于哪个“非我们民族类”波罗的海三国的民众,苏军兵员强力征募更是理所当然。 根据普里特帕塔的着作《巨人之间:二战中的波罗的海战争》,收复波罗的海三国后不久,苏军动员当地民众参战苏军。 巴塔声称,苏军首先强行征募与德国占领军有合作关系的人和在反苏联武装中服役的人,并将他们送到作战第一线。 1944年8月,苏联军队在爱沙尼亚命令所有18至33岁的男性参军。之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也采取了同样的政策。 为了不在库尔兰和东普鲁士附近的激烈战斗中夺走生命,许多与德军无关的当地人也主张与德军合作。

由于从乌克兰强行征召的新兵士气低落,其中有对苏联政权不满的人“潜伏”,苏军必须对他们采取严密的“凝视”措施,也不亚于集中营的囚犯。 根据1944年夏天视察利沃夫地区的苏联官员的记录,在利沃夫当地的新兵转运站,数千名被征召的新兵被聚集在周围筑有铁丝网,被数千名军人保护的营区。 根据当时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军事委员赫鲁晓夫(后成为苏联总书记)撰写的报告,苏军收复乌克兰和波兰边界地区后,从当地村庄强行征用了所有男性居民。 这些被强征的新兵分成几组,分别由苏军8-10名突击枪手护送。

从1943年末到1944年初,夏秋攻势后,只剩下2000-3000人的苏军各前线步兵师,在“当地征聘”兵员的“赞助”下,再次迅速充实起来。 到1944年夏天,只有乌克兰第2和第3方面军在新收复的西乌克兰地区动员了近40万兵员补充部队。 根据乌克兰政府公布的资料,1943年至1944年,苏联政府在乌克兰动员了250多万当地人。 这些兵员不仅包括作为苏军作战部队和工人编入的乌克兰人,还包括为波兰军队和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动员的波兰和斯洛伐克士兵。 这个数字占当时乌克兰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 据统计,1944年夏天以来,乌克兰第1~第4方面军的步兵部队中,乌克兰出身的士兵约占60 -80%。 这些士兵也在下一场战争中伤亡惨重。

“战利品军”:冷酷的不计代价的“消费”

但是,虽然在数量上勉强“达成”,但是苏军指挥官们对这些兵员的恶劣品质很不满。 当时的第61集团军司令别洛夫抱怨说,这些新入伍的兵员年纪大了,一般没有接受过任何军事训练,明显降低了前线部队的战斗力。 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列部门报告称,这方面军队是1944年9月11日从西乌克兰地区接收的新兵,一般在后方训练单位接受8-10天的强制训练后,被编入一线步兵部队。

那么,苏军为什么要囊括前占领区的人力资源潜力呢? 真的是因为战争中后期的苏联已经没有兵了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斯大林和苏军将军们的行动虽然冷酷无情,但没办法,但据统计,“战地征伐”的背后,有着更令人心寒的“精妙”的计算。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沃尔特·杜恩在研究中指出,1943-1944年战局中的苏军已经不能使用战前储备的预备役军人,但由于1925-1927年苏联人口出生率大幅增加,这些战争后期刚刚达到服役年龄 而且,随着胜利天平逐渐向苏军倾斜,苏军仍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战斗损失比毁灭性的战争初期明显下降。


据德军情报部门估计,苏军1943年无可挽回的战斗损失约230万人,1944年约176万人,1945年约80万人。 另外,苏军1943年征召了约260万兵员,1942年入伍和在补充部队待命的数十万补充兵,1943年苏军有可能超过300万人。 虽然此时的苏联人力资源也不能说富裕,但没有必要挖空利用前占领区的“老爹们”。 毕竟,后方征召的年轻士兵更强大,文化水平更高,接受更长期(通常长达半年到8个月)的战斗训练,兵员素质远远高于以前占领地区入伍的中老年文盲农民。 但是,对补充兵诉求最大的一线步兵部队此时接到了很多“老爹”,据说无法期待更多的补充兵。

根据苏军的资料,隶属苏军第38集团军的第140步兵师于1944年9月12日从利沃夫和沃伦地区收到32名“新兵补给”,其中许多是40岁以上的“老人”。 这些没有军事技能的新兵,只在该师的后勤训练单位训练了三天,就被一线步兵团补充参加了战斗。 这些被强迫的“老爹”的表现也与苏军的行为相符——其中14人很快在前线向德军投降。 仅在1944年9月4日至25日期间,乌克兰第一方面军就有172名来自西乌克兰地区的新兵向德军投降或叛逃。

那么,很多年轻有素质的补充兵被用在哪里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沃尔特·杜恩从战时德军的记述中借用了意味深长的概念“战利品军( booty troops )”。 事实上,1942年,斯大林为首的苏军高层意识到依靠大量粗糙的步兵部队战胜德军是没有希望的。 迅速发展装甲兵、炮兵等技术兵种,用坦克、火炮组成的“火海”淹没德军才是唯一的胜利之路,在这一指导思想的统治下,苏军从1943年开始大量组建坦克军/旅、炮兵师/旅等技术部队。 组建这些新锐部队需要文化水平高、训练周期长、身体更好的兵员,因此与1943年入伍的约90万高素质新兵,以及1942年入伍的几十万新兵一起被用于组建大量装甲部队。 只有依靠这些战斗力更强、素质更好的部队,苏军才能在1943年夏天以后逐渐打败德军。

但是,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的地位和战斗力逐渐上升,原本的主力步兵部队成为了兵员补充优先级大幅下降的“苦主”,进而成为了“战利品军”。 由于步兵部队在作战中的作用下降,消耗兵员的能力惊人,斯大林决定这些部队“不配”拥有年轻文化的高素质兵员,只能去解放区挖掘当地中老年文盲农民的“潜力”。 在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等苏军将帅的回忆录中,1944年被编入步兵部队的前占领区游击队被视为“高素质补充兵”也就不足为奇了。

“战利品军队”的意思是,除了以前从占领地的“现场采访”之外,从敌人那里夺走的东西,即使损失了也会“心痛”,很难被网民马上察觉。 对以工业化为经济快速发展核心目标的斯大林来说,这些老年文盲农民在战后重建中也不太容易发挥作用,不如让德国“贡献”替代战后建设中更“有用”的年轻士兵。 而且,在将俘虏视为敌人的苏联领导人看来,德军统治下“苟且”的人们的政治可信度也非常值得怀疑。

在乌克兰征兵部门向接收新兵的前线部队报告中,征兵部门建议,应广泛部署这些被征召的新兵,以免某大队团中来自同一地区的新兵过于集中而形成“小团体”。 征兵部门仍涉嫌对这些新兵,建议禁止他们在苏联军队情报部门活动,以及从事通信兵、无线电操作员、炮兵前进注意人员等重要工作人员。

此外,“战利品”补充兵大多来自战前刚刚并入苏联领土的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这些地区的很多人本来就不满意苏联的统治,所以在苏联政府看来,让他们在德国战争中“消费”,对巩固战后苏联的统治可能还没有好处。 在各种冷酷精准的计算之下,百万人以上的“战利品”被送上了绝望的战场。

当苏军战线推进到西乌克兰地区( 1939年苏军出兵波兰后被苏联吞并的地区)时,苏军在新恢复地区推行的征兵措施更加激进。 由于该地区民众对苏联政权的抵触情绪很强,许多民众加入了反苏的民族主义武装组织。 因此,以赫鲁晓夫为首的乌克兰党务官建议,为了防止这些人参加反苏武装,要强制动员西乌克兰地区的民众。 1944年1月25日,斯大林签署了“在摆脱德国侵略者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动员苏联公民”的特别命令。

在1944年3月赫鲁晓夫向国防委员会提交的《关于在西乌克兰地区采取特别措施》的报告中,赫鲁晓夫的“代表”乌克兰党组织将进一步细化在西乌克兰地区的“兵员征聘”运动。 赫鲁晓夫在西乌克兰地区要求“优先考虑动员问题”,主张“为了消灭当地武装团体,维持西乌克兰地区的秩序”,并从1944年3月20日起立即从新解放的洛夫诺和沃伦地区释放了“全役男性人口” 另据报道,在收复西乌克兰其他地区的战争中,应该在一个地区解放后立即动员当地的适龄男性入伍。

根据这一命令,乌克兰第1方面军和乌克兰第2方面军“行动迅速”,到3月27日为止,分别有64269名和8614名当地居民从新恢复地区直接入伍。 当地新设的兵役登记办公室,无论是否自愿,只有2826人通过正式手续入伍。 据当地苏军驻军报告,动员在沃伦地区入伍的兵员,多数是苏军依赖暴力强行征兵。 截至1944年4月20日,苏军在沃伦地区动员了69110名平民。 其中只有2620人自愿向征兵部门报道,其余大多数被苏联军队从村庄和森林“袭击征兵”。

平静的牺牲和修饰的战争

让我们把我们的观点回到文案开头苏联军队基层的说明上来。 根据笔者上述分析,这支“老带新”的兵员组成并不反映战争中后期苏军步兵分队的本来面目,反而是由年轻老兵( 1941-1942年动员中入伍的役龄兵员)和老“战利品”新兵组成的吊诡阵容,是历史上的苏军。 但是,在百万战争体验者集体“失声”的情况下,我们只能从浩繁的统计中窥见真相。

是谁造成了这样的集体“失声”? 笔者的一位朋友提醒我,对这些几乎没有文化、社会地位极低的士兵来说,能从战争中生存下来是一大幸运,有介绍自己战争经历的能力和机会。 更何况这样的经历还会导致对胜利者的“抹杀”,自然会被各种有意的压制和“无心”所忽视。 胜利者的光辉不可闪烁“战利品”的污点。 但是,这样修饰的战争史故事,常常误导我们对战争的学习、认识和想象,完全无视战争冷酷的底色。

参考文献:

【美国】沃尔特·杜恩: hitler's nemesis: the red army,1930-45 (《希特勒的劲敌:红军,1930-1945》)

【美国】沃尔特·杜恩: Stalin ' skeystovictory:therebirthoftheredarmy (《斯大林胜利之匙:红军的重建》)

【乌克兰】弗拉基米尔·格里涅维奇:γккккккккккккк1943-1994年在乌克兰的军事动员)

【英国】普瑞特巴塔: between giants:thebattleforthebalticsinworldwarii (《巨人之间:二战中的波罗的海战争》)


来源:印度时报中文版

标题:“胜利的代价:二战苏军怎么弥补巨大的人员损失?”

地址:http://www.yqjqqwc.cn/ydxw/2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