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9字,读完约4分钟
近年来,出国看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根据中国最大的医疗服务机构圣诺家庭的数据,2010年只有两个人接受圣诺家庭的服务去国外看病,现在每年大约有1000人。甚至一些不具备出国就医条件的癌症患者也选择冒险找人购买海外抗癌药物。为什么在中国治愈癌症如此困难?
等不了35年新药上市
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来以审批时间长而闻名。治疗本身就是与时间赛跑。对于普通患者来说,长期的药物审批可能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焦虑等待;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这种等待可能是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赌博。
一种新开发的进口药品成功地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在原产国进行临床试验、在原产国上市、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和在中国成功上市。经过这四个步骤,整个过程将需要35年。相比之下,美国的平均天数是303天,欧洲大约是一年。
最近,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进口药品注册管理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简化了境外未上市新药进入中国的诸多限制,缩短了进口新药在境内外上市的时间间隔。
但是时间不等人。这句话在中国的药品审批中听起来很吓人。
缺乏进口药品的研发垄断了市场
中国是一个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国家。根据最新统计,2015年,中国有超过280万人死于癌症,平均每天7500人。目前,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在美国,这个数字可以达到73%,而在日本、英国等国家,这个数字也可以达到68%左右。
除了治疗理念和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外,生存率的差异也表明国外在癌症治疗药物的研发上远远领先于中国。目前,中国市场上许多抗癌药物被进口药物垄断。
例如,肺癌患者熟悉的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的财务报表显示,易瑞沙的全球销售额为6.11亿美元(约37亿元人民币),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约为8亿元人民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占全球市场的21.6%。
尽管中国的制药水平不断提高,但对进口抗癌药物的需求一直在增加。
价格高,中间环节多。
目前,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但大部分进口抗癌药不在报销范围内。其中,药品成本是影响药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销售的抗癌药不仅包括生产成本和研发成本,还包括各种渠道的成本,使得药品价格一再上涨。
首先,关于研发费用,一般认为一种进口抗癌药物的研发费用需要10亿美元左右。然而,一项数据显示,开发一种新药的成本远不止这些。例如,从1997年到2011年,瑞士诺华公司在研发上花费了大约836亿美元。在此期间,只有21种新药获得批准,每种新药的平均成本为40亿美元,包括许多研发失败的项目。
此外,在中国提高进口抗癌药物的价格也不是什么秘密。根据规定,国内医院可以在实际购买价格的基础上分别提价10%和15%。换句话说,进口药品的成本越高,医院赚取的差价就越大。不仅如此,从药品出厂价到医院药房中间还有太多灰色空渠道。
总之,这些救命的抗癌药物已经成为病人口中的昂贵药物。例如,一种规格为250毫克的阿蕾莎药物在美国的价格是10.3美元,但在中国市场,这种药物已经达到每片500元人民币的高价。
这些因素,加上医疗环境、技术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出国治疗癌症。其中,美国拥有顶级的癌症治疗中心,如得克萨斯大学医学博士安德森癌症中心和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这似乎是中国癌症患者的希望所在。中国最早从事海外医疗服务的咨询服务机构圣诺家族表示,美国在治疗癌症方面有优势,但其癌症治疗技术并不神奇,也没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圣诺家族提醒每一位出国就医的顾客,要了解他们的风险,理性对待他们。在决定出国治疗时,我们应该选择合作性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不要让非法机构耽误了出国治疗的行程。